[发明专利]基于社交群关联度的路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8850.4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群;王威;黄枫;常亚楠;曹书琴;王宁宁;韩杰;姚文达;吴淑庆;黄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8 | 分类号: | H04W40/18;H04W40/22;H04W40/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社交群 关联度 消息传输 目的节点 评估指标 社会网络 相遇频率 中继节点 路由 路由算法 相遇信息 移动 丢包 转发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社交群关联度的路由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移动社会网络中,当节点相遇时,根据节点间的相遇信息分析节点间的社会关系,将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划分到各个社交群中;S2、对于同一社交群内的消息传输,利用相遇频率作为评估指标,选择与目的节点相遇频率较高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S3、对于不同社交群间的消息传输,利用社交群关联度作为评估指标,选择与目的节点所在社交群关联度较高的节点作为中继节点。本发明使消息传输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减少了由于盲目转发而导致的丢包情况的发生,提高了路由算法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社会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社交群关联度的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普及,利用移动设备建立连接,进行设备间的信息传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结合网络中节点的移动性和社会性,移动社会网络(Mobile Social Network,MSN)诞生了,它也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员的重视。
与传统网络不同,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不存在稳定的端到端通信链路,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导致传统的基于TCP/IP的路由协议很难发挥作用,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路由算法成为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国内与国际方面的科研机构对移动社会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研究表明,利用节点在网络中的移动性以及社会性可以有效的提高路由算法的消息投递成功率。因此,将节点间的社会性引入到移动社会网络中提升消息投递成功率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移动社会网络中,节点通过自身的移动性动态地获取周围节点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局部网络信息与周围节点建立社交群关系。目前对社交群划分进行的研究基本都是建立在网络中节点全局关系已完全建立的基础之上,这不适用于移动社会网络的局部动态连接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群关联度的路由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社交群关联度的路由方法,在移动社会网络中,根据社交群关联度将所有节点划分到各个社交群中,实现节点间的消息传递;通过该方法将节点vi携带的消息md转发给目的节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节点vi和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任一节点vj相遇时,判断节点vj是否为目的节点,如果是,节点vi直接将消息md转发给节点vj;如果不是,根据节点间的相遇信息分析节点间的社会关系,将移动社会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划分到各个社交群中,判断节点vi所携带消息md的目的节点vd和节点vj是否处在同一个社交群;
S2、如果处在同一个社交群,利用相遇频率作为评估指标,若节点vi与目的节点vd间的相遇频率小于节点vj与目的节点vd间的相遇频率,则将消息md转发给相遇节点vj,将节点vj作为中继节点;否则不转发;
S3、如果处在不同的社交群,利用社交群关联度作为评估指标,若节点vi与目的节点vd的社交群关联度小于节点vj与目的节点vd的社交群关联度,则将消息md转发给相遇节点vj,将节点vj作为中继节点;否则不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8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