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减量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9063.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2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许以农;彭辉;陆斌;黄兆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量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侧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的出料口,壳体内且位于进料口下侧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空心管和铰链,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热介质箱,两个热介质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管和第一出管,热介质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轨道,空心管设置在所述轨道上,热介质箱上设置有驱使空心管运动的驱动组件,壳体顶壁上设置有抽气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通过第一进管朝热介质箱中通入热介质,空心管在输送污泥的同时与污泥间接传热,达到蒸发污泥水分的作用,此种装置能利用低品位热源对污泥进行加热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减量的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减量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固态、半固态和液态的废弃物,其数量约占污水处理量的0.3%~0.5%,污泥中除了含有灰分和大量水分(95%~99%)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细菌、寄生虫卵、挥发性物质、重金属、盐类,以及植物营养素(氮、磷、钾)等。其体积庞大,易腐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生产企业一般将污泥做初步脱水后外运处理。公开号为CN10758600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烘干处理装置,包括烘干管体、支撑所述烘干管体的两个支撑体、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烘干管体呈胶囊状且从外至内依次包括金属壳体、隔热层、加热层和加热腔;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烘干管体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体的高度不同,且靠近所述入料口的所述支撑体高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高度;所述加热腔内具有至少两个筛网单元,所述筛网单元由筛网支撑环、支撑筋以及支撑环与支撑筋之间的金属筛网构成,所述筛网单元可通过相应的所述壳体的半弧形开口抽出或者插入,且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支撑筋能够被电加热。污泥通过入料口进入至烘干管体中,通过电加热对污泥进行烘干,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水分排出,并使得污泥从出料口中排出,起到了减量污泥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种装置对污泥进行烘干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处理,长期使用该种装置,需要一直消化电力对污泥进行处理,污泥减量的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处理装置,能利用低品位热源对污泥进行加热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减量的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减量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侧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壳体下侧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下侧设置有用于送料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空心管和设置在两根相邻空心管之间的铰链,所述壳体内壁上且位于空心管两侧均设置有热介质箱,两个所述热介质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进管和第一出管,所述热介质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空心管设置在所述轨道上且与热介质箱空腔连通,所述热介质箱上设置有驱使所述空心管沿轨道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顶壁上设置有抽气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泥通过进料口进入至壳体内,污泥将会掉落至传送带上,驱动组件将会驱使空心管沿轨道在热介质箱上运动,运动时空心管将会带动污泥运动,污泥通过出料口排出,此时通过第一进管朝热介质箱中通入企业残余的热介质,此时热介质充满空心管,空心管在输送污泥的同时与污泥间接传热,达到蒸发污泥水分的作用,装置内部蒸发出的水汽通过抽气结构送往废气处理系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此种装置能利用低品位热源对污泥进行加热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减量的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介质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轨道嵌入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直线槽与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槽连通的弯曲槽,所述轨道包括若干嵌设在滑槽内且相互铰接的连接块、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两侧的滑轮,所述滑槽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滑轮嵌入的滑动槽,所述空心管的一端穿过连接块后伸入至热介质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涡旋污泥脱水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污泥三项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