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9351.7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发庭;唐波;丁璨;黄力;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28;H01F27/33;H01F27/02;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封线圈 电抗器 隔音罩 降低噪音 散热能力 自然风冷 遮雨棚 并联连接 散热效果 散热效率 上下两端 同轴设置 有效控制 噪音水平 上端 星形架 撑条 多圈 温升 噪音 | ||
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包括隔音罩、双遮雨棚和多个电抗器,双遮雨棚设置在隔音罩上端,各电抗器设置在隔音罩内,电抗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包封线圈,各包封线圈在电气上并联连接,相邻两圈包封线圈之间设有多条撑条,电抗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星形架连接。本发明能够提高电抗器的散热效率,并有效控制电抗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包封线圈温升和噪音水平,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及噪音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干式空心电抗器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雨水,当雨水淋到电抗器包封线圈表面时将显著降低电抗器耐压水平,危及电抗器的正常运行,通常采用在电抗器顶端加装遮雨棚来减小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空心电抗器产生较大的噪音,为了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常在电抗器最外包封线圈外侧绕制空包封线圈作为隔音罩。专利201320643492.7公开了干式空心电抗器用防雨格栅,专利201320825965.5公开了一种干式电抗器防雨罩,通过在电抗器端部加装遮雨棚来降低环境因素对电抗器的影响;专利201721246283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干式电抗器运行噪音的降噪装置。上述方法只能单方面的提高电抗器的散热性能或降低噪音,实际中若电抗器加装的遮雨棚结构参数和隔音罩结构参数配合不合理,将造成电抗器内部各包封线圈生热、散热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包封线圈温升可能超过电抗器的热点温升,影响电抗器在系统中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能够提高电抗器的散热效率,并有效控制电抗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包封线圈温升和噪音水平,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及噪音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包括隔音罩、双遮雨棚和多个电抗器,双遮雨棚设置在隔音罩上端,各电抗器设置在隔音罩内,电抗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包封线圈,各包封线圈在电气上并联连接,相邻两圈包封线圈之间设有多条撑条,电抗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星形架连接。
双遮雨棚包括锥形上遮雨棚和锥形下遮雨棚,上遮雨棚与下遮雨棚之间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
隔音罩上下两端均设有通孔,隔音罩内壁粘贴固定有隔音棉。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主要从电抗器、遮雨棚和隔音罩等方面开展优化设计,一方面能够实现电抗器各包封线圈间具有基本相同的生热、散热能力,包封线圈温升分布基本相同,降低了电抗器热点温升,提高了电抗器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电抗器在实际运行时的噪声水平,降低了电抗器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及噪音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双遮雨棚1、隔音罩2、多个电抗器3、上遮雨棚11、下遮雨棚12、隔音棉21、通孔22、包封线圈31、星形架32、撑条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在自然风冷工况下降低噪音和提高包封线圈散热能力的结构,包括隔音罩2、双遮雨棚1和多个电抗器3,双遮雨棚设置在隔音罩2上端,各电抗器3设置在隔音罩2内,电抗器3包括同轴设置的多圈包封线圈31,各包封线圈31在电气上并联连接,相邻两圈包封线圈31之间设有多条撑条33,包封线圈31由内向外依次为金属导体、绝缘材料及环氧玻璃纤维,撑条33沿着包封线圈31间气道径向排布,电抗器3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星形架32连接,星形架32起到精确分配包封线圈31电流和加固电抗器3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箱变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理油道的油浸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