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99858.2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何文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模 变电站 三维模型数据 三维数字化 存储介质 三维模型 三维数据 人工智能算法 云端服务器 整合处理 构建 上传 扫描 采集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中的三维数据并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将得到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构建得到变电站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在前端同时完成扫描采集和建模计算,从而大大减少后期云端服务器的建模时间,有效提升了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建模速度和效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建模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变电站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并进行建模是电力行业发展应用的新趋势。要进行变电站数据建模其首要任务是进行数据采集。传统的变电站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去修复修饰采集的变电站数据,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而且这种方式建模的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建模效率的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变电站中的三维数据并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
将得到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构建得到变电站三维模型。
作为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获取变电站中的三维数据并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扫描设备对变电站进行扫描,得到三维数据,所述三维数据包括变电站图像和深度信息;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
作为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电站图像包括变电站房间图像、房间内的仪器仪表图像、室外设施图像和变电站现场施工图像。
作为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三维数据执行第一处理操作,所述第一处理操作包括去噪、UV优化和去锯齿处理;
根据第一处理操作的结果执行第二处理操作,得到原始三维模型数据,所述第二处理操作包括锐化、去噪点、饱和度优化、图片HDR优化、着色、模型修复和渲染优化,所述第二处理操作还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超像素算法进行图像处理;
对原始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压缩后的三维模型数据并上传。
作为所述的一种校园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将得到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构建得到变电站三维模型,这一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得到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得到二次处理后的三维模型数据;
将所有二次处理后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整合,构建得出变电站三维模型。
作为所述的一种变电站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变电站三维模型进行展示,以通过智能显示屏、AR设备、VR设备和浏览器中的至少一种来展示变电站三维模型,所述智能显示屏包括空气成像装置、空气屏、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端、PC电脑端、LED显示屏、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和点阵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