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99881.1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5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泽;郭亚辉;蔡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丰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有限元分析 分流器 物理 焊接 仿真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标准锰铜分流器作为标准件,同时将上述标准件的预先测试的材料特性数据作为焊接模型的材料物理参数的调整依据。步骤S2:将上述标准件抽象为基于该标准件的一次数学模型,以实现一次模型化。步骤S3:将上述一次数学模型进一步抽象为运行于ANSYS平台的二次焊接模型,以实现二次模型化。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对于标准锰铜分流器进行预先测试以获得材料特性数据,以作为焊接模型的材料物理参数的调整依据,以缩小需要仿真的范围,提高仿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锰铜分流器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数值分析软件在机械焊接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ANSYS等软件都大量使用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仿真分析。在使用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下,并通过适当的二次开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验证效果。
然而,在传统的锰铜分流器焊接验证测试中,需要人工根据待焊接组件的材料、形状等特性,针对性地试验各类型的焊接方式和焊接参数。不仅严重依赖人工经验,还存在测试周期长、耗材耗量多等缺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如采用纯软件测试方案,不易确定初始测试参数。此外,需要测试的初始测试方案的测试范围较广,需要占用较多的计算资源和运行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锰铜分流器半物理焊接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择标准锰铜分流器作为标准件,同时将上述标准件的预先测试的材料特性数据作为焊接模型的材料物理参数的调整依据;
步骤S2:将上述标准件抽象为基于该标准件的一次数学模型,以实现一次模型化;
步骤S3:将上述一次数学模型进一步抽象为(能够)运行于ANSYS平台的二次焊接模型,以实现二次模型化;
步骤S4:根据步骤S1中的预先测试的材料特性数据调整并且固化上述二次焊接模型的材料物理参数;
步骤S5:在ANSYS平台运行上述经过参数调整的二次焊接模型,以生成上述标准件的焊接温度场仿真数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选择标准锰铜分流器作为标准件;
步骤S1.2:将上述标准件进行预置的初步物理测试,以生成该标准件的材料物理参数;
步骤S1.3:对于上述标准件的上述材料物理参数进行预处理,以输出与ANSYS平台适配的上述材料物理参数的结构化数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选择步骤S1.1中的上述标准锰铜分流器作为标准件;
步骤S2.2:将上述标准件抽象为基于该标准件的一次数学模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还包括步骤S2.3:
步骤S2.3:对于上述一次数学模型进行简化,以生成经过简化的一次数学模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经过简化的一次数学模型包括锰铜分流器本体和位于锰铜分流器本体两侧的左右连接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步骤S2.2中的一次数学模型进一步抽象为运行于ANSYS平台的二次焊接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丰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丰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99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形多孔热防护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法
- 下一篇:圆形多孔热防护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