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土体破坏模式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0361.8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陈阳;金文强;韩健勇;贾鹏蛟;金陈;王鑫;夏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16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破坏 模式 捕捉 装置 | ||
1.一种可视化土体破坏模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型箱、加载体系、撒砂装置、卸砂装置和磁性刻度板组成,所述加载体系和撒砂装置设于所述模型箱上方,所述加载体系包括水平加载装置和垂直加载装置,所述卸砂装置和磁性刻度板分别设置于模型箱的相邻两侧面上,所述撒砂装置可左右、前后在模型箱上方移动并向模型箱内撒砂;
所述模型箱包括箱体与外支承架,所述箱体为无盖的箱体,所述外支承架为沿箱体外边角设置的12根角钢,所述12根角钢包括四根竖向角钢、四根第一水平角钢和四根第二水平角钢,均紧贴包裹于箱体;
所述外支承架的垂直向上的四根竖向角钢的高度高于箱体,高于箱体部分的竖向角钢上设有螺栓孔用于固定加载体系,所述箱体的材料为透明聚酯树脂板;
所述水平加载装置包括两根第三水平角钢和第一分离式短型液压千斤顶,所述两根第三水平角钢平行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竖向角钢上,所述第一分离式短型液压千斤顶底部焊接两块长方形钢板,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与所述两根第三水平角钢通过螺栓孔和螺栓固定在两根第三水平角钢的两端或中部位置;
所述撒砂装置包括左轨道、右轨道、轨道小车和沙箱,左轨道、右轨道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第三水平角钢上,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垂直于左轨道、右轨道设置,并沿左轨道、右轨道前后移动,两根所述第四横向水平角钢形成轨道小车的轨道,轨道小车底部的滑轮在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内左右移动,所述沙箱设于所述轨道小车上,所述沙箱底部设有撒砂孔;
所述左轨道、右轨道均为两根倒置L型钢平行固定形成,所述左轨道、右轨道的两侧顶端进行封口设置,使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不会滑脱;
所述沙箱还包括撒砂管,所述撒砂管连通所述撒砂孔,所述撒砂管下部内侧设置内螺纹;
所述沙箱还包括分砂板或导砂管;
所述分砂板的上部外侧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使撒砂管与分砂板连接,分砂板上梅花式均匀设置7个漏砂孔;
所述导砂管为弯曲的空心圆锥体形状,下端设置漏砂口,上端外侧设置外螺纹,通过螺纹使导砂管与撒砂管连接,在导砂管外侧漏砂口的上方设置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土体破坏模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加载装置包括短角钢、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和第二分离式短型液压千斤顶,所述轨道小车的两侧轨道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短角钢,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在左轨道、右轨道上滑动,所述第二分离式短型液压千斤顶的底部焊接两块长方形钢板,两块长方形钢板分别与所述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通过螺栓孔和螺栓固定在两根第四横向水平角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土体破坏模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砂装置包括“凹”型滑槽和挡砂板,所述模型箱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边沿固定有“凹”型滑槽,所述“凹”型滑槽的三侧边上设有槽道,挡砂板嵌入凹”型滑槽内,将模型箱封闭,不漏沙,抽出挡砂板形成开口,挡砂板上设有把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土体破坏模式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刻度板包括带刻度透明塑料板和八个磁铁组成,其中四个磁铁粘贴于带刻度透明塑料板的四角处,通过另四个磁铁将所述带刻度透明塑料板吸附在模型箱的一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3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