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0399.5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雷;晋银佳;衡世权;尤良洲;唐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水排污水 深度处理系统 火电厂 市政 水源 高效纤维过滤器 难降解有机物 氧化反应系统 电吸附装置 混凝沉淀池 循环水排污 过滤水箱 加药系统 加药装置 效果稳定 运行费用 中间水池 产水率 产水箱 调节池 内电解 浓水箱 清水池 水中 铁碳 硫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硫酸加药装置、铁碳内电解系统、氧化反应系统、中间水池、加药系统、混凝沉淀池、清水池、高效纤维过滤器、过滤水箱、电吸附装置、产水箱和浓水箱。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市政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系统产水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水排污水作为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水,其水质具有高悬浮物、高含盐量、高硬高碱等特点。目前国内已工程实施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混凝澄清+过滤、预处理+反渗透、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等,如申请号为201710772890.1的中国专利,但系统运行普遍稳定性较差,膜污染现象突出,回收率低于70%。对于市政中水水源的循环水排污水,还具有有机物及微生物含量高的特点,对膜系统的污染更为严重,使得该类废水的处理难度更大,回收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且回收率较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中水水源的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硫酸加药装置、铁碳内电解系统、氧化反应系统、中间水池、加药系统、混凝沉淀池、清水池、高效纤维过滤器、过滤水箱、电吸附装置、产水箱和浓水箱;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的入水口与硫酸加药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碳内电解系统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铁碳内电解系统的出水口依次经氧化反应系统及中间水池与混凝沉淀池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加药系统的出口与混凝沉淀池的药剂入口相连通,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清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通过高效纤维过滤器与过滤水箱相连通,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电吸附装置的产水出口、浓水出口分别与产水箱的入水口、浓水箱的入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铁碳内电解系统包括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第一风机及回流装置,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铁碳内电解反应器底部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的出水口与回流装置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流装置的出水口与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氧化反应系统的入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反应系统包括氧化反应池、第二风机及H2O2加药装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氧化反应池底部的入风口相连通,所述H2O2加药装置的出口与氧化反应池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沉淀池的入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系统包括氢氧化钠加药装置、聚合氯化铁加药装置及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氢氧化钠加药装置的出口、聚合氯化铁加药装置的出口及助凝剂加药装置的出口均与混凝沉淀池的药剂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污泥浓缩池和脱水机,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入口与混凝沉淀池底部的排泥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底部出泥口与脱水机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出口及脱水机的出水口均与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的入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高效纤维过滤器的自用水出口与中间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调节池的出水口与铁碳内电解反应器的入水口通过第一水泵相连通;所述中间水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沉淀池的入水口通过第二水泵相连通;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与高效纤维过滤器的入水口通过第三水泵相连通;所述过滤水箱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的入水口通过第四水泵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