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0733.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刚;宋和立;李恒;张福;许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7/18;G06F18/27;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杨晓欣 |
地址: | 6100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元素 自动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输入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B、根据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对冲孔元素进行拟合;C、对输入元素进行回归计算,判断冲孔元素类型;D、根据冲孔元素类型与标准冲孔元素进行对比,判断冲孔标准类型;E、环境判断,确定冲头相关参数;F、输出冲孔元素及相关参数。通过自动识别设计元素、自动计算形位尺寸、自动交互零件间关系,将输入的原始设计元素,代入到冲孔模块的数学模型中,通过提取特征,判断冲孔元素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其它零件特征。自动优化和识别冲孔元素,输出相关优化参数,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设计技术中,对于冲孔模块的设计,一般是利用人工对一些冲孔元素的尺寸参数进行判断,通过调用标准件模型库或者单个参数化的零部件,但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零件,这些零件的形、位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均需要由设计人员人工计算判定。目前最先进的模具设计技术,也只是针对某些知识点,做了一些散碎的参数化模型,对于输入的随机性,以及因此带来的环境(相对某个部件而言)的复杂性,并没有应用数学模型去解决;仍然还是只能通过人工判定,人工循环试错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以通过自动识别设计元素、自动计算形位尺寸、自动交互零件间关系,将输入的原始设计元素,代入到冲孔模块的数学模型中,通过提取特征,判断冲孔元素的特征及与之相关的其它零件特征。自动优化和识别冲孔元素,输出相关优化参数。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
B、根据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对冲孔元素进行拟合;
C、对输入元素进行回归计算,判断冲孔元素类型;
D、根据冲孔元素类型与标准冲孔元素进行对比,判断冲孔标准类型;
E、环境判断,确定冲头相关参数;
F、输出冲孔元素及相关参数。
步骤A所述的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包括:冲孔轮廓元素集、冲孔元素公差值、零件材质、零件料厚、零件强度、产能条件。
步骤B所述根据型位元素及相关参数,对冲孔元素进行拟合,具体为:根据公差要求、冲孔角度、轮廓高低差值以及孔公差值对冲孔元素按一定坐标方向进行投影拟合。
步骤C所述对输入元素进行回归计算,判断冲孔元素类型,具体为:对将输入的每个冲孔元素离散后的多个离散元素进行回归计算,获得各元素的特征,再根据回归计算判断元素的类型。
步骤D所述的冲孔元素类型指每个冲孔元素离散为多个元素经回归计算得到的多个元素特征,判断包含的多个元素类型。
步骤D所述根据冲孔元素类型与标准冲孔元素进行对比,判断冲孔标准类型,具体为:根据每个冲孔元素所包含的元素类型与标准冲孔元素的不同类型进行对比计算,若特征属性相符则输出标准冲孔元素的相关参数,反之输出非标冲孔的轮廓。
步骤E所述环境判断,确定冲头相关参数,具体为:根据零件材质、料厚、产能、冲孔元素公差值和每个孔的功能计算权重以及标准类型,确定冲头的相关参数。
步骤F所述输出的冲孔元素及相关参数包括冲孔元素的类型;标准冲孔元素的型号和尺寸或非标冲孔的轮廓及特征;标准冲头型号和材质。
本发明的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人工设计:大量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更快地验证产品(及产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数模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