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评价及数据处理质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0833.X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伟;李安昱;赵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学伟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张新利;谢建玲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陆地 原始 地震 数据 评价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射波相位差的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评价方法及陆地双检数据处理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针对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叠前炮集,按炮号划分为若干炮段,然后对各炮段分别计算如下六个参量:层间平均相位差,道间平均相位差,层间平均绝对振幅差,道间平均绝对振幅差,层间正常相位差占比和道间正常相位差占比;
S2、假设zm为参量值,M为参数的个数,然后按式(1)对参量值进行去量纲化,
;
S3、针对去量纲化的参量值,构建基于相位差的原始数据评价函数,如式(2)所示,
其中c=(0.6c1+0.2c2+0.2c3),c1为层间平均相位差和道间平均相位差的相关系数,c2为层间平均绝对振幅差和道间平均绝对振幅差的相关系数,c3为层间正常相位差占比和道间正常相位差占比的相关系数,c为上述三个相关系数的加权平均;l为层间正常相位差占比;p为整个叠前炮集的层间平均相位差的平均值;δ为层间平均相位差的标准差,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
其中,P为层间平均相位差的个数,MPhdn为第n个层间平均相位差,为P个层间平均相位差的平均值;
S4、通过式(2)所示评价函数,计算得到的评价值Y位于0-1之间,评价值Y越接近1表示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的质量越好,反之,评价值Y越接近0,则表示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的质量越差;
所述陆地双检数据处理质控方法,包括:数据间的保相位差判断方法和保幅判断方法;
所述数据间的保相位差判断方法包括:处理前后上下层波形对比方法、处理前后上下层相关时移对比方法、相位差和振幅差的分布图对比方法、监控整体流程相位差变化的折线图法;
所述处理前后上下层波形对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处理前的上下层数据波形图在同图显示,直观地反映双检数据的相位情况;
S22、在同一时窗的前提下,将处理后的上下层数据波形在同图显示,从波形的相对变化情况直观判断处理流程是否合理;
所述处理前后上下层相关时移对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3、对处理前后的单层数据进行时移计算;
S24、对比上下层的时移量变化情况;
所述相位差和振幅差的分布图对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5、对经过处理环节处理后的上下层数据绘制相位差分布图和振幅差分布图;
S26、通过观察相位差分布图以监控处理环节的处理流程对两层数据相位差的改变情况;
通过观察振幅差分布图以监控处理环节的处理流程对两层数据振幅差的改变情况;
所述保幅判断方法包括:采用残差分析法监控去噪是否损伤有效信号,采用振幅曲线对比法监控振幅补偿的效果,采用频域上下层频谱对比法监控补偿前后的频域特性,采用成像剖面对比法把控构造成像的准确性,采用沿层振幅属性对比法监控成像保幅性,监控整体流程振幅差变化的折线图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反射波相位差的陆地双检原始地震数据评价方法及陆地双检数据处理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平均相位差的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S11、计算上下层对应单道数据x(t)和y(t)的互相关函数Rxy,如式(4)所示,
其中,xi(t)为第i采样点处的振幅值,yi(t+τ)为第i采样点延时τ后的振幅值,N为选取时窗单道采样点数;
S12、根据互相关函数Rxy,取相关系数最大值处的采样点位置RN,则该数据相位差Phd为
Phd=(RN-N)*s (5)
其中,s为时间采样率;
S13、针对不同时窗原始地震数据计算的相位差,设置合适的阈值,剔除异常相位差,剩余正常相位差;
所述异常相位差为:存在负值的相位差或者明显偏离主分布轨迹的相位差;
S14、对剩余正常相位差进行平均,获得层间平均相位差MPhd,如式(6)所示,
其中X为正常相位差的个数;
所述道间平均相位差的计算方法为:将上下层对应单道数据更换为相邻道间数据,参照步骤S11-S14计算道间平均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学伟,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学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8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