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0941.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刘敏;胡建成;杨梦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08;G01N3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检测 超声萃取 环境土壤 检测分析 气相色谱 土壤样品处理 产业化应用 气质联用仪 无水硫酸钠 样品预处理 质谱仪检测 定量检测 平衡放置 响应灵敏 质谱联用 研磨 目标物 前处理 上清液 增塑剂 土壤 振荡 氮吹 回收率 定性 自动化 | ||
1.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样品的预处理:
在离心管中加入0.5g的环境土壤作为样品,将浓度不高于200ug/L的内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药物溶液至少200uL加到离心管内,然后再加入至少1g无水硫酸钠于离心管中进行溶解混合,在实验室室温下平衡至少3h,得到土壤样品预处理液;
b.超声萃取进行富集净化,具体流程为:向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土壤样品预处理液中加入丙酮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至少4mL,使丙酮和正己烷按照体积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土壤样品混合液,然后将装有土壤样品混合液的离心管放到超声波清洗仪中,进行超声萃取,控制超声处理时间不低于30min,而后振荡至少45min,接着在离心机内以不低于3000rpm的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至少5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下层固形物混合液;
c.将在所述步骤b中收集的下层固形物混合液中继续加入丙酮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至少4mL,使丙酮和正己烷按照体积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再次得到土壤样品混合液,然后将装有土壤样品混合液的离心管放到超声波清洗仪中,进行超声萃取,控制超声处理时间不低于30min,而后振荡至少45min,接着在离心机内以不低于3000rpm的转速条件下进行离心至少5min,分别收集上清液和下层固形物混合液,将各次收集的上清液混合收集;
d.重复所述步骤c操作过程至少两次,将多次超声萃取进行富集净化取得的上清液收集在一起作为萃取液,将萃取液用液氮吹近干后,用正己烷定容至1mL得到萃取液样品,随后将萃取液样品转移到色谱瓶中用于检测;
e.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样品中目标物的含量:
建立目标污染物的标准曲线,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采用外标法,采用在所述步骤d中得到的萃取液样品作为待测液样品,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定量检测环境土壤样品内邻苯二甲酸酯类目标物质的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对取用的环境土壤研磨均匀,用孔径不大于100目的筛子进行筛选,得到环境土壤样品,并加入离心管中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的内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为DMP、DEP、DIBP、BzBP、DBP、DEHP中的至少一种药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c和d中,采用的试管或者其他仪器均为玻璃制品器具,所有玻璃器具均经过高温烘烧后预处理后进行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在进样前,采用滤膜过滤萃取液样品,去除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所述气相色谱—质谱仪的检测条件为:
具体在使用DB-5熔融石英型毛细管柱(0.25mm×30m,0.25um)的条件下,将仪器调至离子检测模式,对目标物进行检测;过程中选择不分流进样,体积量为1uL,进样口温度维持在280℃,离子源温度维持在230℃;将色谱柱初始温度设为70℃,保持5min,以10℃/min的上升速率至170℃,保持5min,然后以5℃/min速率达到230℃,保持5min,再以6℃/min升到280℃,保持10min;最后以15℃/min升到300℃,保持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控制环境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的含量的定量限范围在0.42~218.61μg/g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09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