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弧面蜗轮滚削齿廓虚拟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1198.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3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武;张梁;易子超;袁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滚削齿廓 虚拟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弧面蜗轮滚削齿廓虚拟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弧面蜗轮蜗杆设计参数、弧面蜗轮滚刀设计参数和滚齿加工工艺参数,模拟滚齿加工运动和滚刀与蜗轮坯的相对位置,利用UG软件,在X-Y-Z坐标系内,先建立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再建立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最后,取径向进给量Fz,mm/次,次数为一次,结合该2个三维模型建立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
利用UG软件,将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转换成X-Z主视图,其参数为:滚刀周向进给量Fx,mm/次,蜗轮毛坯周向转动进给量fω,°/次,径向进给量Fz,mm/次,滚刀中心与蜗轮毛坯中心距L,mm,蜗轮齿顶圆直径da2,mm,蜗轮滚刀长度L1,mm;
将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转换成X-Y俯视图,其参数为:蜗轮厚度H,mm,弧面蜗轮螺旋角β2,°,顺时针为正,是右螺旋;
将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转换成Y-Z左视图,其参数为:滚刀转速n,r/min,径向进给量fz,mm/次;
S2、在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滚齿加工运动,采用“求差”命令利用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对蜗轮毛坯三维模型进行布尔运算,获得四齿槽弧面蜗轮三维模型,步骤如下:
(1)在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X-Z主视图基础上,开始弧面蜗轮加工三维模型X-Z主视图的初始位置将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正方向移动Z3/2次,移动距离fx,mm/次;每正向移动一次,蜗轮毛坯三维模型相应顺时针转动一次,转动角度为fω,°/次,利用“求差”命令用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减去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直到移动结束获得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的三维模型;Z3表示滚刀齿数,个;
将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的三维模型转回初始位置,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移回到初始位置;
然后从初始位置将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反方向移动Z3/2次,移动距离fx,mm/次;每反向移动一次,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相应逆时针转动一次,然后利用“求差”命令用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减去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直到移动结束再次获得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的三维模型;
(2)将步骤(1)获得的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的三维模型转回初始位置,并将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移回初始位置;
(3)将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剩余部分减去弧面蜗轮滚刀刀刃轨迹三维模型,获得蜗轮毛坯三维模型最后剩余部分的三维模型,称为四齿槽弧面蜗轮三维模型;
S3、四齿槽弧面蜗轮三维模型基础上,再建立蜗轮毛坯三维模型,用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减去四齿槽弧面蜗轮三维模型最后剩余部分,获得4个齿槽的余量模型,将齿槽2,齿槽3和齿槽4的余量模型转至齿槽1的位置,对4个齿槽余量模型进行“求和”运算获得全齿槽余量模型;
S4、在全齿槽余量模型的基础上,将全齿槽余量模型绕y轴旋转,复制z次,获得z个全齿槽余量模型,再建立一个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将蜗轮毛坯三维模型利用“求差”命令减去z个全齿槽余量模型,获得全齿弧面蜗轮三维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面蜗轮滚削齿廓虚拟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工方法采用UG 4.0以上软件版本,步骤S1中采用100比1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面蜗轮滚削齿廓虚拟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UG软件“测量”功能命令确定曲面坐标,并定义和测量表面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11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