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2236.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栋;刘宗成;高洪;冯长;郭宗环;胡旭;瞿沛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50/08 | 分类号: | B60W50/08;B60W5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驾驶 车辆安全驾驶 车辆参数 驾驶 采集 安全隐患问题 车辆报警信号 车辆驾驶过程 适应性调整 参数信息 车辆内部 个人素质 个人习惯 匹配结果 图像信息 外部环境 用户体验 语音设置 周边环境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根据个人习惯所定义的安全驾驶参数信息;基于采集到的车辆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进行所述安全驾驶参数的调整;采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参数,并根据所述驾驶参数与调整之后的安全驾驶参数的匹配结果,控制车辆报警信号。这样,可解决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对车辆参数进行语音设置,并可根据驾驶员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驾驶员个人素质等对车辆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加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装配有盲区监测系统(Blind Spot Detection;以下简称:BSD)和变道辅助系统(Lane Change Assist;以下简称:LCA)的功能量产汽车的车辆靠近警告区域、车辆工作车速、报警方式等车辆参数往往是固定的,比较单一,而对于不同的驾驶员,个人驾驶习惯以及所处外部环境情况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若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使用相同的车辆参数,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可解决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对车辆参数进行语音设置,并可根据驾驶员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驾驶员个人素质等对车辆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加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驾驶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可解决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可以对车辆参数进行语音设置,并可根据驾驶员所处的外部环境情况、驾驶员个人素质等对车辆参数进行适应性调整,增加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安全驾驶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驾驶员根据个人习惯所定义的安全驾驶参数信息,所述安全驾驶参数信息包括车辆靠近警告区域、车辆的安全工作速度、蜂鸣器的报警声音、报警灯光亮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基于采集到的车辆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进行所述安全驾驶参数的调整;以及,
采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参数,并根据所述驾驶参数与调整之后的安全驾驶参数的匹配结果,控制车辆报警信号,其中,所述驾驶参数与所述安全驾驶参数一一对应。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采集到的车辆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进行所述安全驾驶参数的调整包括:
实时采集车辆周边环境信息,所述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包括环境能见度、交通拥堵信息、实际地面附着系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判断所述车辆是否会发生碰撞风险;
若是,则调整所述安全驾驶参数。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采集的车辆内部及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进行所述安全驾驶参数的调整包括:
根据图像信息中驾驶员的面部参数,对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进行识别以获取疲劳程度值,并在所述疲劳程度值大于预设疲劳阈值时,调整所述安全驾驶参数。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采集车辆驾驶过程中的驾驶参数,并根据所述驾驶参数与调整之后的安全驾驶参数的匹配结果,控制车辆报警信号包括:
当车辆工作速度大于或等于调整之后的车辆驾驶的安全速度,或在调整之后的所述车辆靠近警告区域内检测到预设碰撞物时,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以提醒驾驶员减速刹车。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碰撞物包括在所述车辆靠近警告区域内的行人、车辆或动物。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驾驶员根据个人习惯所定义的安全驾驶参数信息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