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2489.8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秀华;黄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14 | 分类号: | B21C23/14;B21C25/02;B21C3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李明通 |
地址: | 35032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上模块 下模块 挤压 成型模具 挤压成型 缓冲槽 挤压管 模芯 成型 可拆卸机构 材料成本 挤压过程 成型槽 导流槽 更换模 圆柱铝 矫直 软化 模具 熔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熔铸;S2:挤压;S3:矫直;S4:时效;S5:表面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模具,包括挤压管,所述挤压管内安装有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共同固定有模芯。本发明的模芯和上模块、下模块为可拆卸机构,在更换型材模具时只需更换模芯即可,节省了材料成本,各级导流槽能后使软化的圆柱铝更加顺畅的挤压进缓冲槽和成型槽,各级缓冲槽在挤压过程中使型材被挤压成型前逐级适应挤压程度,在挤压成型后能达到要求的韧性、强度、外观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制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铝型材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例如铝型材较别的常用金属密度小,质量轻,铝型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热、冷两种工艺处理,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相对于其他金属材质而言,铝型才的可塑性强,生产性好,对于生产制作有很好的优势,铝型材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能加工成不同形状的铝型材,铝型材相对于其他金属材质而言,其没有金属污染,没有毒性,表面氧化层没有挥发性金属,因此,铝型材市场需求极大,所需工艺和磨具也需要不断更新来应对市场需求。
在现有铝型材成型模具中,一般采用模芯固定的挤压模具,模芯为型材所需形状,无任何导流、缓冲位置,铝型材经强制挤压后,可能导致铝型材金属特性产生变化,造成铝型材成型后发生断裂、韧性低、型材内部腔体变形等情况。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型材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熔铸;首先将材料称出,共10千克,各金属按各质量百分比组成:铜0.15-0.4、锰0.15、镁0.8-1.2、锌0.25、铬0.04-0.35、钛0.15、硅0.4-0.8、铁0.7、铝锭余量,将混合材料10千克放入到熔炼炉中熔炼,温度设置为700℃-740℃,融化过后通过除气、除渣将浮渣扒出和将气体排出,防止杂渣和气体影响合金性能,然后将合金液倒入到压铸机内进行压铸,合金液被压铸成圆柱铝合金。
S2:挤压;将圆柱铝合金升温到铝合金液化的临界点,此时圆柱铝合金软化,将软化后的圆柱铝合金放入到挤压管上的进料槽内,然后启动挤压机,挤压管内的挤压杆带动挤压块往回滑动准备加料,挤压块抵住挡板向后移动压缩弹簧,并且挡板往后滑进弹簧固定套内,进料槽内的软化圆柱铝铝合金能够顺利进入到挤压管内并由挤压块推至模芯处,挡板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弹回原处,阻挡进料槽继续进料,挤压块继续挤压,软化铝合金被挤压通过引流槽顺利向一级导流槽内流去,随着继续挤压,一级导流槽使软化圆柱铝顺利向一级缓冲槽内流去,一级缓冲槽内的软化铝合金缓慢平稳向二级导流槽挤压移动,二级导流槽使软化铝合顺利进入二级缓冲槽,二级缓冲槽内的软化铝合金缓慢平稳向三级导流槽挤压移动,三级导流槽使软化铝合顺利进入成型槽,软化铝合金从成型槽被挤压出来形成初级铝型材,然后进行退火。
S3:矫直;将退火后的初级铝型材用热锯锯断成长度为1000mm-1200mm一个的铝型材,由移动冷床将铝型材运送到矫直机,矫直机矫直过后用定尺锯切割,转运进入人工时效。
S4:时效;将切割好的多个初级铝型材放入到时效炉,设置温度150℃-250℃,保温2-3小时,提高铝型材的强度、韧性等。
S5:表面处理;从时效炉内将初级铝型材取出,先用硫酸溶液将初级铝型材表面清洗,露出铝合金光亮的外表,然后将初级铝型材放入到硫酸溶液中,通电使初级铝型材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然后将阳极氧化好的铝型材进行表面封孔,将铝型材放入到高温水或高温蒸汽机中进行水封闭处理,氧化铝和高温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不可逆的水结晶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奋安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2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排拉拔偏移检测与补偿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色金属合金连续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