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3017.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艳;鲍秀松;郝明慧;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2;F22B1/1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锅炉 传振杆 炉体 滤网 固体颗粒物 尾气热量 过滤箱 输气管 刷杆 尾气 储存 锅炉燃烧技术 过滤箱中部 顶部设置 多级滤网 干燥处理 驱动电机 振动传递 振动电机 侧内壁 干燥层 触棒 分级 环周 排出 套环 吸收 转动 截留 湿润 残留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具体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包括燃气锅炉炉体,所述燃气锅炉炉体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燃气锅炉炉体与过滤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气管,且二者通过第一输气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箱中部固定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滤网,所述滤网顶部设置有刷杆以及底部设置有传振杆。本发明通过利用多级滤网对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分级截留,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刷杆转动,同时配合振动电机带动传振杆产生振动,且通过触棒将传振杆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滤网,以实现对残留在滤网网孔内的固体颗粒物进行清理,并且,可通过干燥层对排出的湿润尾气进行干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燃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燃气锅炉包括燃气开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燃气蒸汽锅炉等,其中燃气热水锅炉也称燃气采暖锅炉和燃气洗浴锅炉,燃气锅炉顾名思义指的是燃料为燃气的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电锅炉比较起来最经济,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燃气锅炉作为蒸汽、采暖、洗浴用的锅炉设备。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9099726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烧锅炉,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锅炉主体、处理箱、冷凝箱和储存箱,所述锅炉主体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箱的内侧,所述处理箱两侧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和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位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处理箱远离进烟管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冷凝箱并延伸至冷凝箱的内侧,所述冷凝箱的顶部固定套接有进水管。本发明当尾气进入冷凝箱内部时,喷头内的水流会对尾气进行降温处理吸收尾气中的热量,使水流升温加热,再通过水泵抽送到储存箱的内部储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对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清理不够彻底,且排出的尾气较为湿润,容易影响车间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通过利用多级滤网对尾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分级截留,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刷杆转动,同时配合振动电机带动传振杆产生振动,且通过触棒将传振杆产生的振动传递给滤网,以实现对残留在滤网网孔内的固体颗粒物进行清理,并且,可通过干燥层对排出的湿润尾气进行干燥处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吸收储存尾气热量的燃气锅炉,包括燃气锅炉炉体,所述燃气锅炉炉体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燃气锅炉炉体与过滤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输气管,且二者通过第一输气管相连通,所述过滤箱中部固定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滤网,所述滤网顶部设置有刷杆以及底部设置有传振杆,所述传振杆面向滤网的一侧垂直设有触棒,且传振杆一端与套环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套环外侧中部固定设有振动电机,所述过滤箱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底端贯穿滤网,且与滤网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刷杆的一端与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一侧顶端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与过滤箱的连接处固定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板,所述过滤箱一侧设置有水处理箱,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与水处理箱相连通,且延伸至水处理箱内部,所述水处理箱内腔顶部固定设有分水盘以及底部固定设有过滤筒,所述分水盘中空设置,所述水处理箱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注水管,且注水管一端与分水盘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注水管一侧设置有排蒸汽管以及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排尾气管,所述排蒸汽管和第一排尾气管均与水处理箱相连通,且其上均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排尾气管顶部设置有第二排尾气管,所述第一排尾气管与第二排尾气管之间设置有螺纹套,且二者通过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水处理箱一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水处理箱与蓄水箱之间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一端贯穿水处理箱的侧壁,并与过滤筒相连通,所述输水管另一端与蓄水箱相连通,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输水管靠近水处理箱的一端顶部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过滤箱底部连接有排渣管,所述蓄水箱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渣管和排水管上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职业学院,未经烟台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