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限反馈下基于相对熵的无速率编码方法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3625.5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俊;尚晋;杨家欣;高晖;张平;林家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限 反馈 基于 相对 速率 编码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限反馈下基于相对熵的无速率编码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待传输的数据划分成若干等长的数据块,以获得若干输入分组;设置输入分组的译码状态矢量为零向量;设置编码分组集合为空集;搜索获得编码分组的度;所述编码分组的度为组成一个编码分组所需的输入分组的个数;随机选择与所述编码分组的度相等数量的输入分组进行相应运算,得到编码分组;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编码分组,并接收反馈信息。本发明能够在控制编码复杂度为线性的同时,保证译码能力不降低,同时提高单播和多播场景、删除和噪声信道下的译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受限反馈下基于相对熵的无速率编码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多种基于反馈的无速率编码方案,但是现存的编码方案只有少数考虑了编码的中途译码性能,并且考虑中途译码性能的编码其译码开销较大;降低译码算法复杂度的编码,其译码能力随之降低;此外,现存编码在多播信道和噪声信道下的译码性能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受限反馈下基于相对熵的无速率编码方法和电子设备,将编码复杂度控制在线性范围内,以提高中途译码性能,同时提高在单播和多播场景、删除和噪声信道下的译码性能。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限反馈下基于相对熵的无速率编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传输的数据划分成若干等长的数据块,以获得若干输入分组;设置输入分组的译码状态矢量为零向量;设置编码分组集合为空集;
搜索获得编码分组的度;所述编码分组的度为组成一个编码分组所需的输入分组的个数;
随机选择与所述编码分组的度相等数量的输入分组进行相应运算,得到编码分组;
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编码分组,并接收反馈信息;
若所述反馈信息显示所述接收端接收成功,则更新所述输入分组的译码状态矢量和将所述编码分组添加至所述编码分组集合;
若所述反馈信息显示所述接收端接收不成功,则不更新所述输入分组的译码状态矢量和不将所述编码分组添加至所述编码分组集合。
可选的,所述随机选择与所述编码分组的度相等数量的输入分组进行相应运算,包括:随机选择与所述编码分组的度相等数量的输入分组进行模2加法运算。
可选的,所述编码分组的度为:
Ωk-r为k-r维RS分布,k为全部输入分组的数量,r为发送端认为已译出的输入分组的数量,Φd为当编码分组的度为d时接收端的结合分布,所述结合分布为结合分组的度分布,所述结合分组为所有残余分组加上发送端发送的编码分组组成的编码分组集合,所述残余分组为经过一次译码过程后,接收端中未被释放的编码分组,D(·||·)为相对熵函数,定义为:
可选的,所述搜索获得编码分组的度,包括:
其中,Φd为当编码分组的度为d时接收端的结合分布;
nif表示残余分组集合中度为f的残余分组的个数,表示残余分组集合中所有残余分组的个数;搜索获得编码分组的度的复杂度为O((k-r)2);
设定任意的d1,d2∈{1,2,...,k-r},得到和
对比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