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3889.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优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柱 微电流脉冲 放电装置 肌肉拉伸 眼部穴位 安装板 放电球 安装板固定 连接装置 人体眼部穴位 调节装置 控制装置 位置分布 可调节 治疗 相抵 人群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及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控制装置和多个放电装置,且多个放电装置按照人体眼部穴位位置分布,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连接装置、调节装置和放电球,所述第一导电柱贯穿安装板,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一端与第一导电柱相抵,且第二导电柱通过连接装置与安装板固定,此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可同时对多个眼部穴位进行治疗,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放电球的位置可调节,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而且由于个人眼部穴位不发生改变,首次调节放电球的位置后,不需要再次逐个寻找眼部穴位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视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是由它将我们和外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据《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近视人口高达6亿人,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45.7%,初中生74.4%,高中生83.3%,大学生87.7%。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已跃升至世界第一位。
由于需求很大,近年来市场上视力矫正和视力康复的项目也出现了很多。比如用艾灸、针灸、仪器按摩等方法对眼部经络和气血进行疏通的方式。以及用眼贴、蒸汽眼罩、精油、药膏等方法缓解眼球疲劳的方式,等等。
现有技术常通过电流脉冲发治疗近视,用微电流脉冲仪产生的安全电流脉冲对鱼腰、上明、攒竹、睛明、承泣、四白、太阳、丝竹空、童子髎等穴位进行有效传导,将微电流脉冲通过穴位传导到眼球周围相关肌肉上,(包括眼球上直肌、下直肌、左直肌、右直肌等)肌肉接收到电流脉冲即开始按脉冲频率进行收缩,产生一个横向向外拉扯眼球的拉力从而收缩眼轴距,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有的微电流脉冲仪对眼部穴位治疗时,其放电端大多只有一个,需要使用者手持微电流脉冲仪对眼部穴位逐个治疗,治疗时间缓慢,而且每次治疗均需要寻找对应的穴位,消耗大量的精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流脉冲眼周肌肉拉伸仪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控制装置和多个放电装置,且多个放电装置按照人体眼部穴位位置分布,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连接装置、调节装置和放电球,所述第一导电柱贯穿安装板,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柱的一端与第一导电柱相抵,且第二导电柱通过连接装置与安装板固定,所述第二导电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调节装置与放电球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柱。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纹筒、第一螺帽和环形块,所述螺纹筒套接在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外侧,且螺纹筒的一端与安装板固定,所述环形块与第一螺帽均套接在第二导电柱的外侧,且环形块与第二导电柱固定连接,第一螺帽与第二导电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帽的内侧与环形块相抵,且第一螺帽与螺纹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柱靠近第二导电柱的一端固定有压紧弹簧,所述第一导电柱通过压紧弹簧与第二导电柱相抵。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滚珠、限位杆、第二螺帽、第一螺杆、缓冲件、第二螺杆和第三螺帽,所述第二导电柱远离第一导电柱的一端设有滚珠槽,所述调节滚珠滑动卡接在滚珠槽内,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调节滚珠固定,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调节滚珠内部设有与通槽同轴的通孔,所述限位杆插接在通槽和通孔内,且限位杆的一端通过缓冲件与第二螺帽的内壁固定,所述第二螺帽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固定在第二螺帽的外端,所述第三螺帽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放电球固定在第三螺帽的外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优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优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3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