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438.9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罗亚肖;田辉;何东雪;赵悦;王美玲;魏子钦;崔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5 | 分类号: | C01G3/0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氯化铜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I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分钟,加入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分钟,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继续搅拌5分钟,将得到的混合物在85~135℃下密封反应2~18小时;冷却至室温,离心得到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羟基氯化铜晶体。所述的羟基氯化铜晶体是γ‑Cu2(OH)3Cl,单斜系晶体,空间群P21/n;具有八面体形状,粒径为1~2μm。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制备出的Cu2(OH)3Cl晶体具有纯度高、晶粒发育完整、分布均匀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单、新颖、高效的制备羟基氯化铜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几何阻挫在过渡金属羟基卤化物M2(OH)3X(M=Mn,Fe,Co,Ni,Cu,etc.X=F,Cl,I,etc.)中普遍存在。其中羟基卤化铜Cu2(OH)3X(X=Cl,Br,I)已经被证明在低温下具有奇异的磁几何阻挫特性和结构特性,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羟基氯化铜,又称碱式氯化铜。在饲料、工业、农业等领域用途广泛,效果良好。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可促进生长,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碱式氯化铜不溶于水,不吸潮,可减少对饲料养分的破坏,提高饲料品质,因此比硫酸铜在饲料应用中更具优势,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和农业杀菌剂。碱式氯化铜可降低粪便中的铜含量和可溶性铜含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它还可用作医药中间体以及制造其它铜盐产品的基础原料。
在自然界中,现已发现四种物相的碱式氯化铜,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这四种物相分别是:氯铜矿(atacamite,也称作β-Cu2(OH)3Cl)、羟氯铜矿(botallackite,也称作α-Cu2(OH)3Cl)、副氯铜矿(paratacamite)和鞍氯铜矿(clinoatacamite,也称作γ-Cu2(OH)3Cl)。这四种碱式氯化铜晶体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u2(OH)3Cl),但晶型结构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四种同分异构体的理化性质也截然不同。
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制备碱式氯化铜,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原料的纯度和安全性不明确;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pH值等条件;反应步骤较多、过程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等,而且少有涉及碱式氯化铜的同分异构体的进一步研究。水热合成方法制备γ-Cu2(OH)3Cl晶体的报道还尚未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γ-Cu2(OH)3Cl(羟基氯化铜)晶体的新方法及按该方法制备出的γ-Cu2(OH)3Cl晶体,以克服以往在制备过程的诸多缺点和限制,为γ-Cu2(OH)3Cl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的制备方法,以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为原料,其中三水合硝酸铜、氢氧化钠、盐酸、六次甲基四胺的摩尔比为1:2:1:0.1~1;首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三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盐酸溶液继续搅拌5分钟,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继续搅拌5分钟,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85~135℃下密封反应2~18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物离心得到沉淀;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浅绿色粉末样品,即为羟基氯化铜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