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4532.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平;张希明;王瑞建;刘佳;关哲;郭玉峰;孟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盘 自动化检测装置 基于机器 汽车仪表 工控机 视觉 图像采集 仪表 自动化 传输定位装置 图像处理程序 图像处理分析 图像数据上传 系统测试程序 工业摄像头 测试系统 传输定位 定焦镜头 非接触式 工业相机 检测装置 人工成本 生成测试 视觉技术 显示动作 显示缺陷 上位机 产线 机柜 台架 流水线 判定 暗箱 测量 采集 检测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测试系统机柜、仪表盘及其传输定位单元、图像采集视觉构件、上位机图像处理程序及系统测试程序。仪表盘及其传输定位装置用于被测仪表盘经流水线体进入本检测装置时定位以及支撑仪表盘使其完成检测。工控机通过CAN通信控制被测仪表执行相应显示动作。图像采集视觉构件包括工业相机、定焦镜头、暗箱、固定用台架,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上传至工控机,工控机通过图像处理分析,判定被测仪表是否存在显示缺陷,并生成测试报告。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实现了非接触式自动化测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提升了产线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以及汽车电子自动化测试系统集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仪表盘逐渐由传统的指针式向液晶数字显示式过渡。全液晶仪表屏幕逐渐成为当前汽车仪表的潮流,目前许多新出车型仪表盘采用了全液晶显示或者为LCD液晶结合部分LED图标的组合显示方式。同时,汽车仪表所需要显示的信息愈发庞大,汽车仪表系统也更加复杂,汽车仪表的产线测试是仪表装车使用前重要的步骤。
目前汽车仪表的生产测试产线大部分仍处于人工或者半人工的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人力完成这样重复性的测试工作,出错率较高,效率低,人工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因此,设计合理的仪表自动化测试装置提高测试可靠性和测试效率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相机、镜头、计算机等核心硬件性能的提升,以及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在各个领域已逐渐被广泛应用。这使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汽车仪表的非接触式自动化测试进一步可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及方法,实现汽车仪表非接触式自动化测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工控机、设置在测试系统机柜内的传输定位单元、和图像采集视觉构件,其中:所述传输定位单元包括:
载板,承载固定仪表盘,载板底部为空,仪表盘屏幕朝下,全部屏幕露出,载板底部边框留有定位孔;
传送线体,贯穿机柜,其上放置载板,依次循环流转全部测试工位;
阻挡板,设置柜体上传送线体的一侧,在载有仪表盘的载板流入测试装置时阻挡板降下,阻止载板未经测试流出,待测试完成时阻挡板升起,使载板随传送线体流出;
定位支柱,设置在传送线体下方,传送线体载有仪表盘的载板流入测试装置被阻挡板挡住后,定位支柱升起,通过载板定位孔将载板支撑脱离传送线体,完成测试后定位支柱下降,阻挡板升起,载板流出;
夹具探针,待定位支柱支撑载板和仪表盘脱离线体后,夹具探针下降,与仪表盘后壳流出的电源接口、CAN接口接触;
所述图像采集视觉构件设置在传送线体下方,采集仪表盘的图像;
所述工控机,通过CAN卡向仪表盘发送CAN指令,控制仪表屏幕显示,并通过以太网接口控制图像采集视觉构件采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分析,得到各测试项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视觉构件包括:
相机,通过以太网与工控机通讯连接;
镜头,采用大横图像工业定焦镜头,与工业相机配套使用;
台架,用于安装固定相机,使相机镜头朝上,相机镜头与仪表盘屏幕具有设置的距离,视野覆盖完整的仪表盘。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仪表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