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沿空留巷底鼓的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557.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哲;潘金;贺安民;何瑞敏;王海兵;郭洋楠;刘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C41/18;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空留巷底鼓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底鼓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巷道掘进时,对所述巷道的底板进行锚注;S2:回采期间,在所述巷道的回采侧超前回采工作面进行撕帮,并且在所述撕帮下的所述底板处开掘卸压槽;S3:留巷期间,使用充填体填充所述撕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沿空留巷在掘进、一次采动和留巷三个不同阶段的底鼓特点和应力环境,设计不同阶段的底板支护方案,实现了对巷道底板的动态支护,从巷道掘进起就对巷道底鼓进行了系统性的防治,防治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沿空留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沿空留巷底鼓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作为一种无煤柱护巷,具有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增加煤炭采出率和实现“Y”型通风等优势,在煤炭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沿空留巷从巷道掘进之后到工作面回采结束,经历了掘进、一次采动、留巷的过程,服务时间较长;这期间由于沿空留巷的应力环境复杂,导致了沿空留巷的底鼓现象十分严重。
传统的底鼓治理方案是无支护,底鼓严重时通过“卧底”来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这虽是解决底鼓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无法主动防治底鼓的发生,只是被动消除底鼓的影响;此外,“卧底”容易使得巷道围岩失去根基,发生整体大形变。
目前关于底鼓治理的方案均注重在留巷阶段,并未从巷道掘进之后就进行防治,掘巷之后的底鼓会对后期底板变形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从掘进开始就对底鼓进行防治的方法,针对不同阶段底板变形的特征进行系统性防治,从巷道掘进起就对巷道底鼓进行了系统性的防治,防治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沿空留巷底鼓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沿空留巷底鼓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巷道掘进时,对所述巷道的底板进行锚注;
S2:回采期间,在所述巷道的回采侧超前回采工作面进行撕帮,并且在所述撕帮下的所述底板处开掘卸压槽;
S3:留巷期间,使用充填体填充所述撕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
在所述巷道已完成支护的位置,使用注浆锚杆对所述底板进行锚注。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层为直接底,下层为基本底;所述注浆锚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底板的直接底的厚度,深入到所述底板的基本底中。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在所述巷道的所述回采侧沿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将煤挖出,形成所述撕帮;
S22:在所述步骤S21完成后,在所述撕帮下方的所述底板处,沿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开掘出所述卸压槽。
具体的,所述撕帮超前于所述回采工作面5-10m。
进一步的,所述撕帮宽度大于所述卸压槽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卸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底板的所述直接底的厚度。
所述步骤S3,进一步包括:
S31:用所述充填体封住所述卸压槽的槽口,使所述卸压槽内为中空状态;
S32:在所述步骤S31完成后,自所述卸压槽的槽口沿所述撕帮的高度方向用所述充填体筑起墙体,使所述墙体填充所述撕帮。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的外侧与所述卸压槽的外侧平齐,且所述墙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卸压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充填体为膏状混凝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咨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井下风动锚杆装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脱锚大变形锚杆及锚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