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棉针织面料、涤纶长丝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601.1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翁佛全;张晴;梁海燕;范宏伟;管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东丽合成纤维(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6 | 分类号: | D04B1/16;D04B1/02;D02G3/26;D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牛蔚然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面料 涤纶 长丝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棉针织面料、涤纶长丝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为由包含至少45%重量以上的涤纶长丝的编织原料编织而成的纬编针织物;该面料的孔隙面积分布以6000~22000μm2为中心、分散在2σ以上,且孔隙面积的变异系数大于40%。该涤纶长丝由假捻方向捻区和反方向捻区交替形成,其中,假捻方向捻区的平均长度为0.3cm以下、长度变异系数为60%以上、直径为反方向捻区直径的30%~70%、且总长度为该涤纶长丝总长度的20.0%~40.0%。本发明的针织面料具有极强的棉质手感,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破裂强度、吸水速干性和抗紫外线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棉针织面料、涤纶长丝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制作T恤的仿棉针织面料及作为其原料使用的涤纶长丝。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针织T恤大多以棉纤维为主,相对化纤T恤来说,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吸水性两大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棉产品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如透气性与速干性都比较差等。另外,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棉纤维的供给存在一定的压力,同时棉花的种植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使得棉原材料的供给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使用化纤代替棉纤维,生产出具有棉的优点、且又能解决棉缺点的仿棉针织面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关于仿棉针织面料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如专利文献CN103898670A中公开了一种仿棉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通过使用纯涤纶短纤纱、涤棉短纤纱与氨纶进行混编,编成的面料经过高温碱减量工序处理,获得了良好的柔软感及较强的棉感,大大提高了吸水速干性性,改善了化纤面料在穿着时会产生“闷”的不足,但是高温碱减量处理会溶解面料表面的毛羽,降低面料的毛羽感,而且处理温度高,需要使用烧碱,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增加了加工成本;另外,编织所用原材料大部分是短纤维,会影响面料的透气性以及破裂强度。
又如专利文献CN102517775A中公开了一种提花空气层超仿棉吸湿发热针织面料,至少使用由Porel纤维(毛细管涤纶长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形成的混纺纱线,且该混纺纱中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为50%~60%,因此所得针织面料仿棉效果及吸水速干性都非常优越,但是由于所用Porel纤维属于特殊的功能性纤维,含量相对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另外,目前也有通过对涤纶长丝进行假捻加工处理,使纱线具有一定天然纤维风格的技术。如专利文献CN103603113A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对涤纶长丝进行融着假捻而得到手感柔软且表面具有凹凸感的加工丝,由其制得的面料具有砂砾感、镂空感,但是由于纱线的假捻方向捻区长度的变异系数过小,所得面料孔隙面积分布均匀,光泽感强,不具有棉制品外观及手感;又如专利文献特开2000-303287中公开了一种涤纶部分融着丝,假捻方向的捻部、无捻的卷缩部、解捻方向的捻部交替存在,纱线表面基本看不出粗节,光泽感降低,解决了麻感面料的布面不均一性以及粗糙的手感,但是要控制假捻方向的捻部和解捻方向的捻部中间存在无捻的卷缩部比较困难,加工繁琐、成本高,而且由其制得的面料麻感强,不能具备与棉制品媲美的手感及外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手感柔软、天然纤维感强的涤纶长丝,以及由其制得的仿棉效果优越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破裂强度、吸水速干性以及抗紫外线能力的仿棉针织面料。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仿棉针织面料,为由包含至少45重量%以上的涤纶长丝的编织原料编织而成的纬编针织物;该面料的孔隙面积分布以6000~22000μm2为中心、分散在2σ以上,且孔隙面积的变异系数大于40%。
本发明的涤纶长丝,由假捻方向捻区和反方向捻区交替形成,其中,假捻方向捻区的平均长度为0.3cm以下、变异系数为60%以上、直径为反方向捻区直径的30%~70%、且该涤纶长丝中假捻方向捻区的总长度为该涤纶长丝总长度的20.0%~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东丽合成纤维(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东丽合成纤维(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