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4946.7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洪;陈熠;张健;王振红;汪娟;辛建达;侯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40/00 | 分类号: | C04B40/00;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35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压 混凝土 大坝 施工期 通水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它通过仿真分析采用不同冷却管路布局、不同冷却水温、不同冷却时长和冷却分期对坝体内温度及应力的影响,从而决定冷却管路的布局、冷却水温、冷却时长和冷却分期,从而实现很好的降温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避免坝体温度陡降,实现坝体温度的平稳变化,保障坝体内的温度和应力达到最小值,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实现良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防裂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该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预埋在碾压混凝土大坝内的冷却管路布局,控制通水冷却水温、通水冷却时间达到最佳的碾压混凝土大坝防裂的目的。
背景技术
碾压混凝土大坝是大坝设计建造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其施工过程中水泥用量少,施工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故目前碾压混凝土大坝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无论是碾压混凝土大坝,还是混凝土大坝,其施工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止浇筑的坝体产生裂缝是业内人士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相比常态混凝土大坝,碾压混凝土大坝的防裂经验相对较少,只是通过简单的常规的温控措施防止大坝产生裂缝。随着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大坝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简单的温控防裂措施已经不能适应工程建设需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碾压混凝土大坝产生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碾压混凝土大坝的设计规模,初步设计至少三种预埋在碾压混凝土大坝内的冷却管路布局,每种布局的冷却管路的水平行距相同、纵向垂直间距相差0.5m;
S2:仿真计算当冷却水温确定,冷却周期确定时,初步设计的每种冷却管路布局对坝体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的影响;初步选择在坝体施工初期坝体应力变化小、施工后期坝体最高温度低的冷却管路布局;
S3:仿真步骤S2初步确定的冷却管路布局,在不同冷却水温时对坝体内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的影响,确定坝体施工初期坝体应力峰值小,施工后期坝体最高温度低的冷却水温;
S4:初步确定冷却管路布局、冷却水温后,仿真不同的冷却时长对碾压混凝土大坝内最高温度及最大应力的影响;确定坝体施工初期坝体应力峰值小,施工后期坝体最高温度低的冷却时长。
优选地,所述施工初期指施工开始前20天龄内;所述施工后期指施工期结束前3个月内。
该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期通水冷却方法还包括延长通水冷却时间的步骤;所述延长通水冷却时间自首次通水冷却结束后开始。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水平行距为1.5米,纵向垂直间距为1.0米~2.0米;所述冷却管路的直径为0.014米~0.016米,冷却管路由若干根水管连接而成,每根水管长度L不超过300米。
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路的最佳布局水平行距为1.5米,纵向垂直间距为1.5米。
优选地,所述冷却时长为20天。
优选地,所述延长通水冷却时间为10天。
附图说明
图1A为仿真的碾压混凝土河床溢流坝模型;
图1B为仿真的碾压混凝土河床溢流坝网格剖分图;
图2A为仿真不同冷却管路布局不同时间碾压混凝土大坝中间剖面中下部某点的温度曲线;
图2B为仿真不同冷却管路布局不同时间碾压混凝土大坝中间剖面中下部某点的应力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4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