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系统、异物检测方法及组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482.3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超;赵天月;李咸珍;管恩慧;赵天啸;邓伟;穆东磊;冈村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1 | 分类号: | G01V3/11;H02J50/60;H02J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异物 检测 方法 组件 控制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异物检测方法及组件、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技术领域。该异物检测方法包括:接收发射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根据发射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发射线圈的互感值;接收接收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根据接收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接收线圈的互感值;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和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确定所述接收线圈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是否存在导体异物。该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方法能够增大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距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方法、无线充电系统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组件、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利用变化磁场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达到能量传输的目的。若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存在金属异物,则金属异物会在变化磁场中产生涡流而升温,产生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射线圈传送功率与接收线圈接收功率的差别来判断是否存在金属异物。由于功率损耗随着传送的功率增大而增大,因此需要在接收线圈接收的功率上进行误差校准;然而误差校准效果差,导致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距离较大时容易误判存在异物,降低了用户体验较差。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方法、无线充电系统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组件、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装置、无线充电系统,增大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距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导体异物检测方法,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所述导体异物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发射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
接收所述接收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根据所述接收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
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和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确定所述接收线圈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是否存在导体异物。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的方法为:
其中,M1为发射线圈的互感值;L1为发射线圈的电感值;u1为发射线圈的电压值;i1为发射线圈的电流值;C1为发射线圈的电容值;R1为发射线圈的电阻值;w为电流角频率;
根据所述接收线圈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确定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的方法为:
其中,M2为接收线圈的互感值;L2为接收线圈的电感值;u2为接收线圈的电压值;i2为接收线圈的电流值;C2为接收线圈的电容值;R2为接收线圈的电阻值。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和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确定所述接收线圈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是否存在导体异物包括:
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互感值与所述接收线圈的互感值的偏差,作为互感偏差;
比较所述互感偏差和参考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