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消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6939.0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1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莉;蔡黎;黄倩;聂文亮;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6Q50/06;G06Q10/06;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并网 配电网 影响 消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消减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采集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数据,存储于HDFS存储系统中;步骤2,使用MapReduce统计HDFS存储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数据,计算光伏发电影响系数PPGC,形成基本数据库;步骤3,基于MapReduce运行光伏发电影响系数,将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步骤4,根据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大小,采用不同措施消除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本发明给出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新方法,分析过程简单,能有效平衡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的负荷分布,消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规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消减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是一种承载新能源革命的基础性平台,未来的电网将发展成为能够输送和分配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不受地域限制的优点,太阳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有望成为21世纪全球主要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不易损毁,且易于安装和维护,目前有大量的光伏发电接入现有的电网系统,而且数量在不断增长。
由于太阳能受地理分布、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光伏发电的输出负荷特性不稳定,当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后,特别是从负荷侧接入后,往往会导致整个配电网的负荷分布发生变化,给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此外由于光伏发电的随机变化特性会导致并网后的负荷分布特性发生变化,使系统潮流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造成传统潮流算法不再适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消减方法,根据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的负荷分布特性,将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并采取不同措施消除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分析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平衡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整体的负荷分布,使配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消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光伏发电并入有限范围的区域配电网中,采集并网后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数据,并根据电能质量数据建立HDFS存储系统,将电能质量数据存储于HDFS存储系统中;
步骤2,使用MapReduce对HDFS存储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数据进行统计,根据配电网内异常变压器占变压器总数的比例计算光伏发电影响系数PPGC,形成基本数据库;
步骤3,基于MapReduce运行光伏发电影响系数,将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PPGC≤30%时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产生了轻度影响,30%PPGC60%时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产生了中度影响,60%≤PPGC时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产生了重度影响;
步骤4,根据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大小,采用不同措施消除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PPGC≤30%时利用电力电子逆变器将光伏发电电源接入配电网,降低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轻度影响;
30%PPGC60%时在光伏发电并网发电侧安装无功补偿设备,降低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的中度影响;
60%≤PPGC时在配电网母线上安装特殊滤波器,并在电力电子逆变器中并联有源滤波器,从源头控制电能质量,切断部分光伏发电并网,以降低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的重度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HDFS存储系统包括HDFS客户端、主节点、数据节点1、数据节点2和数据节点3;
所述主节点用于管理HDFS存储系统的名称空间和数据块映射信息,并处理HDFS客户端发出的请求;
所述数据节点1用于存储光伏发电并网的发电数据,具体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伏设备容量和光伏发电并网发电功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6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