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7144.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晁敏;李彦明;颜录科;吉凌仝;田野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9/08;C08K9/04;C08K9/02;C08K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化碳纳米管 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制备 混合溶液 聚酰胺酸 薄膜制备技术 分散均匀 热亚胺化 导热率 拉伸法 流涎法 支撑体 酰亚胺 冰浴 成膜 溶剂 团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酰亚胺薄膜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和聚酰胺酸分散在溶剂中,冰浴下搅拌,得到聚酰胺酸/氨基化碳纳米管混合溶液;2)将所述聚酰胺酸/氨基化碳纳米管混合溶液利用流涎法或拉伸法成膜,并将支撑体上的混合溶液进行热亚胺化,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该制备方法解决了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存在容易团聚、分散不均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氨基化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导热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典型代表,具有突出的耐高低温性能,没有明显的熔点,绝缘性能尤其突出,通常以薄膜形式作为产品。利用聚酰亚胺薄膜优异的耐热绝缘性,早期将使其应用在电机中,它的存在能够提高电机的高温热稳定性,而目前聚酰亚胺薄膜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技术、液晶技术、分离膜技术及激光技术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如何使其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成为聚酰亚胺薄膜研究的重点。
碳纳米管可以是由一层或者多层单层石墨按照某个螺旋角卷曲而成、直径为纳米量级的圆柱壳体,具有良好的电、机械、热和磁学性能、强度高、弹性大、密度低,比表面积高、化学性质稳定、疏水性强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价值的导热填料。
碳纳米管应用于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中存在容易团聚、分散不均的问题,同时导热性也较低,这些缺陷限制了碳纳米管在聚酰亚胺薄膜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氨基化碳纳米管和聚酰胺酸分散在溶剂中,得到聚酰胺酸/氨基化碳纳米管混合溶液;
2)将所述聚酰胺酸/氨基化碳纳米管混合溶液利用流涎法或拉伸法成膜,并将支撑体上的液体膜进行热亚胺化,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进一步的,步骤1)中聚酰胺酸/氨基化碳纳米管混合溶液中氨基化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15%-0.25%,聚酰胺酸的质量分数为8%-12%。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热亚胺化在真空或者惰性气体中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2)中的将支撑体上的混合溶液进行热亚胺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将温度升温至50~60℃,并将支撑体上的混合溶液在此温度保温3~4h,得到第一薄膜;
202)将温度升至100~120℃,并将第一薄膜在此温度下保温1~2h,得到第二薄膜;
203)将温度升至200~210℃,并将第二薄膜在此温度下保温1~2h,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进一步的,步骤202)和203)中的升温速率为2~3℃/min。
进一步的,氨基化碳纳米管的氨基来源与聚酰胺酸的合成原料二胺单体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