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7157.9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实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F24H9/06;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齿轮 供热锅炉 驱动电机 加热仓 热水箱 刷子 上表面 支撑杆 供热技术领域 固定连接转轴 加热器 连接固定板 家电 两端固定 啮合连接 转动传递 转轴中部 装置实现 出水管 固定板 过滤仓 输出轴 自清洁 电暖 进水 转轴 驱动 清洁 外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包括加热仓,加热仓内部设有加热器,加热仓中部固定连接热水箱,热水箱内部设有热水,热水箱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出水管,热水箱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转轴上部,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外部设有刷子。本发明适用于电暖供热锅炉中,通过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转轴,从而驱动刷子对于热水箱内部进行清理,并且设置了过滤仓保证了进水的清洁,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实现了自清洁的功能,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079429U)公开了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电气控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连接线、控制器、电磁加热器、微处理器、执行元件以及无线通讯模块组成,电磁加热器安装在加热筒内部的中间位置且具体与加热筒的底部连接在一起,控制器安装在电磁加热器的侧面位置,执行元件与电磁加热器单向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加热筒内部的侧面位置,该装置通过添加电磁加热器来实现对加热筒内部的水加热,但是水在加热时会出现水垢等固体污染物附着在容器内部,影响容器的导热,最终影响热交换的效率,因此需要在该装置内部设置污染物清理装置,防止污染物附着容器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居家电暖供热锅炉,包括加热仓,加热仓内部设有加热器,加热仓中部固定连接热水箱,热水箱内部设有热水,热水箱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出水管,热水箱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转轴上部,转轴中部固定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外部设有刷子,所述热水箱上表面右侧设有过滤仓,过滤仓底部设有过滤网,过滤仓上部固定连接进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仓底部左右两侧设有脚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为电阻加热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仓内部设有导热介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介质为导热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水箱转动连接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仓右侧固定连接水位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位管中部设有刻度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位管底部通过连通管与热水箱底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本发明适用于电暖供热锅炉中,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组成齿轮啮合传动结构,通过该机构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转轴,从而驱动刷子对于热水箱内部进行清理,并且设置了过滤仓保证了进水的清洁,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实现了自清洁的功能,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实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实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