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安防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7992.2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5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寇京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T7/24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11619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小朋;谷波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形区域 安防 安防管理 人脸识别 识别设备 特征集合 拦截 交通枢纽 发送 返回 提示 人脸识别算法 圆心 方向计算 控制设备 门禁系统 实时监控 梯度扩散 区时 申请 命中 居民区 取出 通行 居民 发现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安防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根据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计算扇形角度,通过扇形梯度扩散方式将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以识别设备识别犯罪嫌疑人地点为圆心,发送至扇形区域内识别设备,并启动犯罪嫌疑人通缉程序,发现命中犯罪嫌疑人时,返回通缉结果;当扇形区域触及交通枢纽时,向交通枢纽中的通行控制设备发送犯罪嫌疑人提示,实时监控并拦截犯罪嫌疑人,并向安防管理部门返回拦截结果;当扇形区域触及居民区时,向居民区的门禁系统发送犯罪嫌疑人提示,禁止犯罪嫌疑人进入,并向安防管理部门返回拦截结果。本申请提高了区域安防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防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安防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犯罪嫌疑人通缉是安防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安防管理和社会安全水平,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全提供更好的支撑。犯罪嫌疑人通缉以识别犯罪嫌疑人为核心,对犯罪嫌疑人特征进行分析,重点监控犯罪嫌疑人潜逃区域。传统的犯罪嫌疑人通缉还处于人工通缉的模式,或是被动地等待相关人员报警,没有实现日常检测和智慧监控,没有实现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利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有时还延误了缉拿时机,严重影响了犯罪嫌疑人通缉的自动化步伐。
因此,亟需将人脸识别技术与犯罪嫌疑人通缉实践相结合,既提高犯罪嫌疑人通缉的效率,又提高犯罪嫌疑人通缉的准度,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安防方法和系统,提高犯罪嫌疑人通缉水平,解决目前犯罪嫌疑人通缉过程中,风险识别效率低、人工花销大、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区域安防方法,包括:
对至少一张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人脸识别,通过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
根据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计算扇形角度,通过扇形梯度扩散方式将所述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以识别设备识别犯罪嫌疑人地点为圆心,发送至扇形区域内识别设备,并启动犯罪嫌疑人通缉程序,发现命中所述犯罪嫌疑人时,返回通缉结果;
当所述扇形区域触及交通枢纽时,向交通枢纽中的通行控制设备发送犯罪嫌疑人提示,实时监控并拦截犯罪嫌疑人,并向安防管理部门返回拦截结果;
当所述扇形区域触及居民区时,向居民区的门禁系统发送犯罪嫌疑人提示,禁止所述犯罪嫌疑人进入,并向安防管理部门返回拦截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次重叠人脸识别算法抽取出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包括:
将犯罪嫌疑人照片分为上下两部分;
逐个提取上半部分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重叠形成第一面部特征;
逐个提取下半部分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并与第一面部特征进行对比修正,形成犯罪嫌疑人特征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梯度扩散方式,包括:
按照预设的扇形角度,以半径方向为梯度下降方向,沿半径向外方向逐渐降低通缉重要等级;
同一半径上识别设备的通缉重要等级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半径方向为梯度下降方向,沿半径向外方向逐渐降低通缉重要等级,包括:
所述通缉重要等级计算公式为:
其中I为t时刻的通缉重要等级,I0为初始通缉重要等级,R为t时刻的通缉半径,μ为半径-通缉重要等级换算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缉结果包括所述犯罪嫌疑人的地理位置、发现时间、体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7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