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锁止退螺母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8979.9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登 |
主分类号: | F16B39/30 | 分类号: | F16B39/30;F16B39/38;F16B3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锁 螺母 | ||
1.一种互锁止退螺母,其特征在于:由一只三梯台式螺母A与一只内凹椎锁螺母B组合而成,螺母A外部分别为六角松紧粗柱面、松紧螺丝中柱面、锁退簿槽柱面,三柱共体、共轴心线和内螺母线、共一螺杆配套松紧;中柱面与光柱面间的垂轴线方向开有偶数均布个直径为D的小孔,沿各小孔直径方向向簿管套外端切有与内螺母旋向相反、宽度为L的大角度螺旋漏空槽,D≥L;螺母A拧紧于螺栓上,螺母B的小内椎锁紧箍与螺母A外光簿槽柱间为过盈配合;拧紧螺母B于螺母A上,螺母B的小内椎锁紧箍聚压螺母A簿槽柱端使其变为微椎台管、细椎端紧压于螺栓、使两螺丝面间呈紧压死点式互锁,槽线露空及两侧聚压又锁紧螺母B的锁紧箍;可人为解锁螺母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锁止退螺母,其特征在于:螺母A与螺母B的形态与常见螺母的形态有较大的不同,三梯台式螺母A的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柱体是被人为地切出偶数条、且槽与母线间带有一定的反内螺线斜向、均布于圆环柱周围、宽度为L、长度均等而空间槽体线平行的露空槽,即人为破坏了原圆柱体的连续紧密完整度,且在中直径圆环体之外与小直径圆环体相连部位间的垂轴线方向向心钻切有同一垂直平面偶数均布个直径为D的小孔,即每条槽根端与小孔相接贯通,D不小于L,且大多情况下D大于L,这为有槽小直径圆环柱体端部受压易形态微变成圆环微椎台体创造了条件;若让螺母B内椎环的大椎口直径等于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圆环体加工外直径、且朝向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小椎口直径等于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端头被聚小不可再小、即端头内螺线与螺丝的内外两螺丝面紧密相接零间隙所对应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的最小直径,当内椎环沿轴线方向朝向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运行时,螺母B的内椎环就会聚压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端头,使其向心聚合、端头内螺线与螺丝紧密接触,此时的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由圆柱面体已微变成为圆环椎台体;若内椎环再继续同向运行,使内椎环愈加靠向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根部,则端头螺母与螺丝间的挤压力就愈大,直到被完全压紧不能再压、甚至超压到达机械死点锁死两螺线不能滑移位置,使螺母A很难或完全不能松退;若内椎环向外移动,直到完全脱离,则微变圆椎台体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又微变恢复成原来的环柱体,三梯台式螺母A可解除止退功能;
将内椎环与凹形螺母融合成一个整体部件,就变成了发明所述的内凹椎式螺母B,通过调节螺母B与螺母A的紧松度而调节螺母A外端头内螺线与螺栓螺丝线间的压紧度,进而增减其相互摩擦力而控制螺母A的止退质量好坏,将螺母B与螺母A组合配对使用,并通过调节两螺母间的松紧度,就可以实现螺母A的带槽外光内螺线簿套管式小直径圆环体由环柱体变成微环椎台体、或由微环椎台体变回原来的环柱体的灵活变形及程度,进而方便地实现螺母A止退功能的建立与解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登,未经李先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89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算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自动化控制水力磁力短锥旋流器选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