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鹿茸提取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9109.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彭英华;李宏源;王雪;刘莹;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32 | 分类号: | A61K35/32;A61P39/06;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桐亚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鹿茸提取物 鹿茸 制备 应用 传统中医药学 科学实验数据 生物活性物质 中药材提取物 抗氧化产品 有效缓解 科学实验 新用途 生物学 炮制 保留 证据 探索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鹿茸提取物及其应用,涉及中药材提取物新用途的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采用回流的方法对鹿茸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鹿茸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有效成分,同时整个提取过程中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也有效避免了高温对鹿茸营养成分的破坏。此外,本发明还对该鹿茸提取物的用途进行探索,进而提供一种上述鹿茸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并给出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科学实验证据,有效缓解了现有高温炮制方法严重破环了鹿茸的营养成分,以及传统中医药学对鹿茸的功效限定较为笼统,缺乏相应的科学实验数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提取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鹿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鹿茸提取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鹿茸是雄鹿新生的幼角,骨质尚未硬化,内部富有血液,外部密生茸毛,因此称为鹿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是一种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身体机能的功效,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的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现有研究表明提取工艺的设置对鹿茸的生理活性成分有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鹿茸炮制方法需要反复水煮、烘干等工艺,这些高温炮制的方法严重破环了鹿茸的营养成分,同时传统中医学中对鹿茸的功效限定也较为笼统,缺乏相应的科学实验数据。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对鹿茸进行提取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得到的鹿茸提取物的用途进行探索以及进行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对鹿茸进行提取的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得到的鹿茸提取物的用途进行探索,进而提供一种上述鹿茸提取物在制备抗氧化产品中的应用,并给出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层面科学证据,以缓解了现有高温炮制方法严重破环了鹿茸的营养成分,同时传统中医学中对鹿茸的功效限定也较为笼统,缺乏相应的科学实验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鹿茸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鹿茸浸入提取溶剂中,随后利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对鹿茸进行提取,收集回流上清液后,对回流上清液进行浓缩并干燥,得到鹿茸提取物;
所述对鹿茸进行回流提取的温度为80~85℃;
所述对回流上清液进行浓缩的温度为60~70℃;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5~40℃。
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溶剂为无水甲醇。
进一步的,所述对鹿茸进行回流提取的温度为81~84℃,优选的,所述对鹿茸进行回流提取的温度为83℃;
优选的,所述对回流上清液进行浓缩的温度为62~68℃,更优选的,所述对回流上清液进行浓缩的温度为65℃;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37℃。
进一步的,所述鹿茸为粉碎后的鹿茸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溶剂与鹿茸粉末的液料比为25~35:1。
优选的,所述提取溶剂与鹿茸粉末的液料比为30:1。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提取的具体方法为:
(a):将提取溶剂与鹿茸粉末混合后得到的鹿茸混合液在80~85℃的水浴温度下,回流提取1~1.5小时,收集上清液;
(b):将回流提取后的残渣中加入与步骤(a)等量提取溶剂,再在80~85℃的水浴温度下,回流提取1~1.5小时,收集上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