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25级再生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9435.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鹏;耿永旺;白剑锋;尚栋;范红波;司梦元;应春莉;韩达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易景盈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蔡奂 |
地址: | 06409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建筑废弃物 资源利用率 建筑垃圾 力学性能 天然资源 粗集料 减水剂 配比为 细集料 组份 混凝土 废弃 水泥 替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25级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中含有的组份和配比为: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集料:水:减水剂;310~350:555:1147~1245:186~210:1.40~2.17;在保证了C25强度等级的力学性能基础上,采用废弃建筑废弃物制成的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混凝土成分中的粗集料,从而获得提高了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开采,推动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混凝土配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25级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符合材料的统称。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替代砂石等天然集料,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天然砂;粗集料为天然碎石或天然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料。再生集料所占组分比越高,对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率越高,但相应的力学性能就会降低,现有的C2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是采用天然石料为原材料制成,存在加快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25级再生混凝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C2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是采用天然石料为原材料制成,存在加快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C25再生混凝土,所述再生混凝土中含有的组份为: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集料:水:减水剂,所述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为310~350:555:1147~1245:186~210:1.40~2.17;
其中,所述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
其中,所述再生粗骨料的粒径为5~10mm。
其中,所述再生粗骨料和所述细集料之间为单级配。
其中,所述水泥选用低碱硅酸盐水泥。
其中,所述细集料采用天然河沙,为中砂。
其中,所述天然河沙的砂率为67~69。
其中,所述天然河沙的密度为2500~2680kg/m3。
其中,所述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为0.6。
其中,所述减水剂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
本发明的一种C25级再生混凝土,所述再生混凝土中含有的组份和配比为: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集料:水:减水剂;310~350:555:1147~1245:186~210:1.40~2.17;在保证了C25强度等级的力学性能基础上,采用废弃建筑废弃物制成的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混凝土成分中的粗集料,从而获得提高了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开采,推动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数据表格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易景盈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易景盈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