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勺形插管来执行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程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9540.8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H·陈;A·L·阿瑟尔;T·T·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敦力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立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瑞士托***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囊 勺形 插管 内表面 轴件 第二端部 受保护 骨骼 膨胀 表面延伸 第一端部 公开系统 患者骨骼 界定 内腔 延伸 治疗 | ||
一种治疗患者骨骼的方法包括识别所述患者中待受保护的一部分。提供插管,其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端部表面与第二端部表面之间延伸的轴件。轴件包括界定内腔的内表面。插管包括从第二端部表面延伸的勺形。勺形包括与轴件的内表面连续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将插管插入到骨骼中,以使得勺形的外表面被定位成与患者中待受保护的部分相邻。将球囊插入到插管中,以使得球囊被定位于勺形内。使球囊膨胀,以使得在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球囊远离勺形扩张,并且在骨骼中产生空隙。公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手术方法,并且更确切地说,涉及在椎体后凸成形术程序中使用勺形插管来治疗骨骼的方法。公开系统。
背景技术
身高损失通常与脊椎骨折(例如椎骨压缩性骨折)相关联。脊椎骨折影响很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举例来说,每年估计大约700,000例脊椎骨折由骨质疏松发生。已经开发出治疗脊椎骨折的程序。一种此类程序是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椎骨折(例如椎骨压缩性骨折)的微创程序,所述治疗通过在骨折的椎骨体内侧插入一个或多个球囊(例如具有顺从性的球囊)来进行。在骨折的椎骨体内使一个或多个球囊膨胀,以使得椎骨体的松质骨被推向椎骨体的皮质壁以在椎骨体内形成空腔。接着用材料(例如骨水泥)至少部分地填充空腔。
举例来说,可以使用插管来将球囊插入到椎骨体中。一些插管在插管端部包括勺形。球囊接合勺形以引导球囊的膨胀,以使得球囊远离勺形膨胀。然而,进入椎骨体的通路可能太低或太高,这产生在膨胀过程期间冲破椎骨体端板和/或侧壁的可能性,这将阻止医生实现所期望的程序结果。本公开描述对于这些现有技术的改进。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治疗患者骨骼的方法包括识别所述患者中待受保护的一部分。提供插管,其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端部表面与第二端部表面之间延伸的轴件。轴件包括界定内腔的内表面。插管包括从第二端部表面延伸的勺形。勺形包括与轴件的内表面连续的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将插管插入到骨骼中,以使得勺形的外表面被定位成与患者中待受保护的部分相邻。将球囊插入到插管中,以使得球囊被定位于勺形内。使球囊膨胀,以使得在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球囊远离勺形扩张,并且在骨骼中产生空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开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治疗椎骨的方法包括提供插管,所述插管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端部表面与第二端部表面之间延伸的轴件。轴件包括界定内腔的内表面。插管包括从第二端部表面延伸的勺形。勺形包括与轴件的内表面连续的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产生通向椎骨的手术路径。手术路径被定位成比距离椎骨的第二端板更接近椎骨的第一端板。将插管通过手术路径插入并且插入到椎骨中,以使得勺形的外表面被定位成与第一端板相邻。将球囊插入到插管中,以使得球囊被定位于勺形内。使球囊膨胀,以使得在使球囊膨胀时,所述球囊远离勺形和第一端板并且朝向第二端板扩张,以在椎骨中产生空隙,同时防止球囊冲破第一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球囊收缩,并且将骨骼填充材料递送到空隙中。使骨骼填充材料在空隙内固化。
附图说明
本公开根据伴随以下附图的具体描述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中本发明原理的手术系统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组件的端部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中本发明原理的手术系统组件的侧向横截面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组件的侧向横截面视图;
图5是图1和3中所示的组件的平面视图;
图6是图1和3中所示的组件的平面视图;并且
图7是图1和3中所示的组件的平面视图。
在整个图式中,相似附图标记指示类似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敦力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美敦力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