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花菁染料的缺氧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09555.4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8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艳;田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05/06 | 分类号: | C07D405/0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花菁 染料 缺氧 荧光 探针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半花菁染料的缺氧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该荧光探针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了以半花菁荧光染料、亚硝酸钠、苯酚等为原料合成该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该荧光探针是一种具有近红外发射、高选择性的缺氧荧光探针;由于Na2S2O4已被证实可以用来模拟生物样品中的缺氧还原环境,所以我们选择Na2S2O4来代替体外的缺氧环境。首先,该荧光探针对Na2S2O4表现出较高的信噪比,探针与Na2S2O4反应之后荧光显著增强;其次,该荧光探针对Na2S2O4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不受其他离子以及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此外,该荧光探针已成功应用于细胞成像研究,可以检测细胞内的缺氧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半花菁染料的缺氧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缺氧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产生主要与肿瘤无限制生长、氧耗增加及肿瘤组织血管发育不良等有关,也是临床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A.L.Harris,Nat.Rev.Cancer.,2002,2,38-47)。缺氧环境下的肿瘤细胞易发生转移,并且能增加对放疗、化疗的抗拒性,从而降低了治疗效果(L.J.Walker,R.B.Craig,A.L.Harris,I.D.Hickson,Nucl Acids Res,1994,22,4884-4889;R.E.Durand,Int J Radiat OncolBiol Phys,1991,20,253-258;R.E.Durand,In Vivo,1994,8,691-702)。因此,设计有效的方法去准确监控缺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近年来,荧光探针因其在活体样品中的高灵敏度、实时检测和高时空分辨率成像等突出优点而备受关注(H.Kobayashi,M.Ogawa,R.Alford,P.L.Choyke,Y.Urano,Chem.Rev,2010,110,2620-2640.)。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了一些检测缺氧的荧光探针,用于实时监测细胞或者活体内的缺氧状况(L.J.O’Connor,I.N.Mistry,S.L.Collins,L.K.Folkes,G.Brown,S.J.Conway,E.M.Hammond,ACS Cent.Sci.,2017,3,20-30;J.Zhang,H.W.Liu,X.X.Hu,J.Li,L.H.Liang,X.B.Zhang,et al,Anal Chem.,2015,87,11832-11839;K.K.Kiyose,K.Hanaoka,D.Oushiki,T.Nakamura,M.Kajimura,M.Suematsu,et al,J AmChem Soc.,2010,132,15846-15848;W.Piao,S.Tsuda,Y.Tanaka,S.Maeda,F.Liu,S.Takahashi,et al,Angew Chem Int Ed,2013,52,13028-13032)。但是,这些缺氧荧光探针存在着不足之处:(1)荧光探针的发射波长短,容易受到自身背景荧光的干扰,不利于深层组织成像检测。(2)探针的识别基团为醌基或硝基,由于光致电子转移机制(PET)的存在,容易受到pH或极性等条件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长波长发射,对缺氧具有高敏感性的荧光探针是至关重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