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厂房烟囱内部废弃金属管道切割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09733.3 申请日: 2019-05-16
公开(公告)号: CN110090998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王旭东;陈坤;刘阳;罗飞;马其钊;蒋忠霖;肖爱练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南方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3D21/04 分类号: B23D21/04
代理公司: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邹敏菲
地址: 610081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放射性厂房 切割装置 固定环 烟囱 夹持机构 金属管道 烟囱管道 内齿圈 切除 废弃 吊装运输 管道切割 夹紧装置 切割机构 可转动 转动环 抱紧 转环 切割
【说明书】:

发明涉及放射性厂房烟囱退役领域,一种放射性厂房烟囱内部废弃金属管道切割装置,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上安装有可转动的内齿圈,内齿圈与转环连接,固定环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用于抱紧烟囱管道的夹紧装置,转动环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用于切割烟囱管道的切割装置。本发明采用夹持机构及切割机构同时工作进行管道切除,管道切割完成后切除的管道被夹持机构定位,简化了后续的吊装运输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性厂房烟囱退役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放射性厂房烟囱内部废弃金属管道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厂房烟囱是核设施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用于气态流出物的排放。排风烟囱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因此,当这类烟囱面临退役时,需要同时考虑工业安全与辐射安全,这对退役活动带来了极大挑战。

早在上世纪,国内821厂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多家涉核单位,建立了多座高架烟囱用于排放放射性废气。虽然通过烟囱排放的气体中放射性比活度及排放活度总量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长年累月中烟囱壁面不可避免地沉积了不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及热点分布尚不知晓,这给烟囱退役工程的综合评估以及技术方案的制定带来了极大难度。

典型的放射性厂房烟囱高度不低于120m,底部外径近15m,顶部口径约5m,烟囱底部壁厚约700mm,顶部壁厚约200mm。烟囱主体为锥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内壁通常覆盖有一定厚度的耐酸砂浆或沥青,个别烟囱内部同心布置有内径约600mm的钢管,用于分割工艺排气与厂房排气,且钢管与烟囱内壁设有多点周向支持。烟囱外壁装有金属爬梯及平台,但多年失修,爬梯、平台基本不能使用。倘若在传统非核工业中,对于这类复杂结构的烟囱,通常采用简单高效的爆破方式对烟囱进行拆除。然而,在涉核领域,烟囱退役前必不可少的程序包括:源项特性调查、烟囱去污、烟囱拆除、后处理等,整个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外扩散,保障退役人员安全,拆除、去污工艺应当尽可能降低二次废物的产生,减少放射性废物对环境和我们今后发展造成的影响。

然而,当前国内烟囱退役技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放射性烟囱源项分布特性的认识还不清晰,有关放射性烟囱去污、切割拆除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缺乏工程试验指导烟囱退役。

放射性厂房烟囱退役涉及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防护、环境科学等多领域学科,具有技术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与核大国相比较,我国核设施退役起步较晚,放射性厂房烟囱退役刚处于起步阶段。经调研,对于放射性厂房钢筋混凝土排风烟囱的退役,我国目前尚未开展过相关技术研究,缺乏可供参考的试验及工程经验。而在传统非核工业烟囱拆除/退役方面,我国还主要以定点爆破技术为主,爆破产生的粉尘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传统烟囱退役技术的参考价值不高。

国外核工业发展较早,在放射性烟囱退役方面,已经开展过工程实例。国外相关资料报道了一些放射性厂房烟囱去污、拆除方案,而对于烟囱的源项调查没有作过多的介绍。

1990年以来,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AECL)已经完成国家研究试验堆(NRX)通风烟囱的退役和Whiteshell 1#反应堆烟囱高度缩减工程。

NRX通风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60m,底部外径为3.4m,壁厚0.4m,顶部外径为1.5m,壁厚0.1m。运行事件造成了裂变产物在烟囱内表面的沉积。源项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中主要污染核素为137Cs,活度浓度为50000Bq/g;α污染主要来自Pu,活度浓度为100Bq/g;β污染水平为18000Bq/g。该烟囱采取的退役策略是先采用电锯切割,后用喷砂和琢磨去污。结果表明,超过90%的污染存在于烟囱内壁表层1.5mm以内,在接口周围更深。电锯的切割操作需要用水作为润滑剂,因此配备了一个循环水供应系统,使产生的二次废液最小化。整个过程共产生800L废液和400L泥浆,废液通过现场的排水系统处理,泥浆经固化后储存在废物库中。烟囱拆除后运至废物储存库暂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南方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南方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