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09873.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伟;周晓林;刘轶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恩佳辰(苏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12;C08L23/08;C08K13/06;C08K3/22;C08K5/098;C08K9/00;C08J7/12;C08J7/06;C09D1/00;C09D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长效抗菌 制备 纳米二氧化钛 表面喷涂 配方 丙烯酸酯改性剂 改性有机蒙脱土 甲基丙烯酸甲酯 塑料抗菌防霉剂 苯乙烯共聚体 应用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剂 改性氧化锌 钙锌稳定剂 耐磨性 成膜助剂 充分混合 二氧化钛 加热固化 抗菌性能 冷却成型 三氧化钼 硬脂酸锌 剪切 丁二烯 活化机 喷涂剂 色母粒 云母粉 钛白粉 附着 改性 辊压 活化 铜插 催化剂 挤出 申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将PVC树脂、三氧化钼、改性氧化锌、铜插层改性有机蒙脱土、改性云母粉、钛白粉、色母粒、钙锌稳定剂、硬脂酸锌、塑料抗菌防霉剂、丙烯酸酯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体、EVA腊原料经过充分混合、高温剪切、挤出、辊压、冷却成型,制备出医用阻燃PVC胶垫,对应用等离子体活化机活化后的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表面喷涂纳米二氧化钛喷涂剂,加热固化,得到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医用阻燃PVC胶垫。本申请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喷涂剂中含有表面改性剂、成膜助剂和催化剂,使二氧化钛牢固的附着到医用阻燃PVC胶垫表面,耐磨性强,可长久保持医用阻燃PVC胶垫表面的抗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幸福满意度的重视,人均医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医用生物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其中,PVC因具有抗化学腐蚀性,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耐磨,易于生产、使用安全、成本低廉,在医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推广。阻燃PVC材料作为PVC材料的一种,因本身不容易燃烧,而且还能阻止燃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其中常用的有阻燃PVC胶垫。
然而,抗菌性能是评价医用生物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的阻燃PVC胶垫是不具备抗菌性能的,为使阻燃PVC胶垫具备抗菌性能,达到医用生物材料的要求,常常在阻燃PVC胶垫内添加抗菌剂。常用的抗菌剂包括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其中有机抗菌剂持续时间短,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无法达到长效抗菌的目的,无机抗菌剂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锌等常作为填料,添加到阻燃PVC胶垫的内部,造成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锌表面被完全或部分包附,因此抗菌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了现有医用PVC胶垫抗菌性能差,抗菌效果有效时间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的重量份组分如下:
由上面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配方制备出医用阻燃PVC胶垫,所述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的配方为在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的表面喷涂纳米二氧化钛喷涂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长效抗菌医用阻燃PVC胶垫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S1、将PVC树脂、三氧化钼、改性氧化锌、铜插层改性有机蒙脱土、改性云母粉、钛白粉、色母粒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
S2、将钙锌稳定剂、硬脂酸锌、塑料抗菌防霉剂、丙烯酸酯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体、EVA腊与步骤S1得到的所述预混料在高温下高速混合,得到混合料;
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混合料急速冷却并将冷却后的所述混合料置入挤出机中,所述混合料经过所述挤出机高温剪切后挤出料带;
S4、所述料带送入模具成型后进入四辊压延系统,所述四辊压延系统对所述料带先辊压后冷却成型,得到医用阻燃PVC胶垫;
S5、应用等离子体活化机对步骤S4得到的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表面进行活化,在活化后的所述医用阻燃PVC胶垫表面喷涂纳米二氧化钛喷涂剂,后加热固化,得到具有长效抗菌功能的医用阻燃PVC胶垫。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高速混合的温度为90℃~140℃,所述高速混合的时间为5min~35min。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出机的温度控制在160℃~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恩佳辰(苏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莱恩佳辰(苏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09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