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0959.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厚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52 | 分类号: | F24F3/052;F24F3/14;F24F11/65;F24F11/8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董路;王敏锋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热交换芯 滑动门机构 选择性调节 除湿机构 除湿设备 出风口 新风 控温 体内 设备结构 双蒸发器 风阻 壳体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设备,包括壳体和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安装于壳体内,壳体内设有滑动门机构和控温除湿机构,新风通过滑动门机构控制其与热交换芯连通或隔绝,控温除湿机构通过采用双蒸发器来选择性调节出风口温度,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出风口温度进行选择性调节,减少风阻,合理利用热交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除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舒适度,通常会使用新除湿风机,热交换作为节能环保的部件在新风系统中很常用,所以热交换在新风除湿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机工作时,开启新风除湿模式,室内空气与新风在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后,进入除湿装置,经过除湿装置的新风温度会升高排出热风,在夏天,出风口的热风就影响了舒适度,但是冬天热风是可以利用的,同时开启除湿时就失去了热交换的意义,而且热交换器会增加风阻,但是在夏、冬季,除湿装置不开启的情况下,热交换又是一种重要的节能环保部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出风口温度的进行选择性调节,减少风阻,合理利用热交换。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热交换的新风除湿设备,包括壳体和热交换芯,热交换芯安装于壳体内,壳体内设有滑动门机构和控温除湿机构,新风通过滑动门机构控制其与热交换芯连通或隔绝。
所述的壳体呈长方体状,壳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平行于第三侧板,壳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和第七隔板,第一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隔板平行于第一侧板,第一腔体紧挨第一侧板,第二隔板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二隔板平行于第一隔板,第三腔体紧挨第一侧板,第三隔板将第四腔体分隔成热交换腔和新风直通腔,第三隔板垂直于第一隔板,热交换芯安装于热交换腔中,热交换芯包括新风气道和排风气道,第四隔板将第三腔体分隔成排风出风腔和新风进风腔,第四隔板垂直于第一侧板,新风进风腔紧挨第二侧板,排风出风腔内安装有排风风机,第五隔板将第二腔体分隔成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第五隔板垂直于第一隔板,第五腔体紧挨第二侧板,第五隔板上设有第一连通口,第一连通口紧挨第一隔板,第六隔板将第六腔体分隔成混风腔和第七腔体,第六隔板垂直于第五隔板,混风腔紧挨第一隔板,第七隔板将第七腔体分隔成新风排风腔和第八腔体,第七隔板垂直于第五隔板,新风排风腔紧挨第三侧板,新风排风腔内安装有新风风机,控温除湿机构的控温除湿部件安装于第八腔体内;
第一隔板与混风腔紧挨的部位上设有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上设有滑动门机构,滑动门机构可控制新风气道出口或新风直通腔与混风腔连通;
第一侧板上设有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第三侧板上设有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第二侧板靠近第一隔板处设有回风入口,回风入口与第五腔体连通,第五腔体内设有第一回风挡板和第二回风挡板,第一回风挡板和第二回风挡板将第五腔体分隔成排风进风腔和回风进风腔;
新风入口与新风进风腔连通,新风进风腔分别与新风气道入口和新风直通腔连通,回风入口与回风进风腔连通,回风进风腔与混风腔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混风腔与第八腔体连通,第八腔体与新风风机入口连通,新风风机出口与新风出口连通;
排风入口与排风进风腔连通,排风进风腔与与排风气道入口连通,排风气道出口与排风风机入口连通,排风风机出口与排风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0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多模式水环多联机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