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液体养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1048.4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段永改;王占彬;张晓林;苏保元;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C02F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科教***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水虻幼虫 养殖池 污水池 养殖袋 有机废弃物 预处理液体 养殖装置 出水管 液体有机废弃物 污水处理周期 出水管连通 污水 环境压力 昆虫蛋白 消化处理 下端 昆虫 脂肪 侵入 缓解 养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液体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包括污水池和养殖池,所述的污水池下部连接污水池出水管,所述污水池出水管连通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放置有若干养殖袋,所述的养殖袋内放有适量的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对侵入养殖袋内的液体有机废弃物进行消化处理,所述的养殖池下端设置有养殖池出水管。黑水虻幼虫处理污水之后,污水中的COD和SS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大幅度降低,产出昆虫蛋白和昆虫脂肪,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缩短后续污水处理周期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液体养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属于有机废弃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给不断增加,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探究一种经济性好、周期短、适应性强的处理方式来处理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液体有机废弃物含有极高的COD和固体悬浮物(ss),是废水变质发臭的主要因素。目前,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方式包括微生物A/O和O/A处理方式等,它们都存在设备投资高、运行成本高、没有经济效益、处理周期长等问题,。因此急需要一种高实用性、经济性、周期短、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来适应不同地区的处理需求。
利用腐食性昆虫来处理有机废弃物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腐食性昆虫主要有苍蝇、黑水虻幼虫、粪金龟、尸葬甲等等,其中黑水虻幼虫最为广泛应用。黑水虻幼虫,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主要是处理固体废弃物,而没有用于处理液体废弃物的报道,也没有对应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利用腐食性昆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液体养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黑水虻幼虫取食液体有机废弃物中微小颗粒的特征,用黑水虻幼虫取食液体有机废弃物中营养物质,降低污水中COD、SS含量,降低后续处理废水的周期和成本,同时还能产出昆虫脂肪和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液体养殖装置,包括污水池和养殖池,所述的污水池下部连接污水池出水管,所述污水池出水管连通养殖池,所述养殖池内放置有若干养殖袋,所述的养殖袋内放有适量的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对侵入养殖袋内的液体有机废弃物进行消化处理,所述的养殖池下端设置有养殖池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的液体养殖装置还包括余热利用设备和温控装置,所述的污水池出水管依次通过余热利用设备和温控装置与养殖池连通,所述的养殖池下端设置通过养殖池出水管与余热利用设备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余热利用设备采用壳式换热器,所述温控装置为导热油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池出水管和养殖池出水管上分别依次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计。
优选地:所述的养殖袋为孔径大小为0.6mm-2mm的网状物。
优选地:所述的污水池养殖池上部设置有一个保温盖。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预处理液体有机废弃物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液体养殖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有机废弃物液体被抽送进入污水池中,缓慢流经污水池污水出水管道,污水进入养殖池,用于饲养黑水虻幼虫;
(2)将黑水虻幼虫放于孔径为0.6-1mm养殖袋内,幼虫不能穿过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