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1701.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曲文波;于丽;白杨;张雪;丁莹;刘云锋;杨国栋;徐鹏;徐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4 | 分类号: | F01D9/04;F01D9/02;F01D25/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诗非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除湿 空心隔板 叶片 隔板 内部空腔 除湿槽 疏水孔 空腔 内环 空心叶片 由外向内 传统的 加工 | ||
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属于汽轮机除湿领域,具体涉及汽轮机除湿隔板。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汽轮机除湿隔板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由外向内依次为:外环、叶片以及内环;所述外环内部、叶片内部以及内环内部均为空腔,且三个空腔相连通;所述外环底部开有疏水孔,所述疏水孔与外环内部空腔相连通;空心叶片外表面设置有除湿槽,所述除湿槽与叶片内部空腔相连通。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湿效率高,且加工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除湿领域,具体涉及汽轮机除湿隔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轮机除湿隔板多为静叶表面开槽结构,此种结构在静叶表面压力面靠近出汽边的位置开设一组一定长度的径向凹槽,水膜流过该除湿槽时被捕获,并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凹槽流至空心外环,并通过抽吸孔流向级后疏水位置。
此种结构每只叶片只开设一组除湿槽,捕获水滴的能力较差。且仅仅开设了除湿槽,没有内部抽吸通道,除湿槽内的汽体在叶片表面流动的蒸汽吹动下难以形成稳定的、闭合的流场,捕获的水滴在紊乱的流场及本身的流动阻力下难以顺利流动到抽吸孔的位置,容易再次进入主蒸汽流中,对动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汽轮机除湿隔板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依次设置的外环、叶片以及内环;
所述外环内部、叶片内部以及内环内部均为空腔,且三个空腔相连通;
所述外环底部开有疏水孔,所述疏水孔与外环内部空腔相连通;
叶片外表面设置有除湿槽,所述除湿槽与叶片内部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外表面上内弧侧除湿槽位于靠近出气侧的位置,背弧侧除湿槽位于与内弧压力相同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叶片主体与堵板两部分,所述叶片主体与堵板之间形成空心叶片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包括外环主体与堵板两部分,所述外环主体与堵板之间形成外环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包括内环主体与堵板两部分,所述内环主体与堵板之间形成内环的空腔。
本发明将汽轮机除湿隔板内、外环设计为空心结构,同时隔板静叶中空,在叶片压力面靠近出汽边的位置和吸力面靠近进汽边的位置设置除湿槽,除湿槽与叶片内空腔相连。水膜在流经除湿槽时被除湿槽捕获,并通过除湿槽进入叶片内腔,隔板上半部分捕获的液滴通过叶片内腔流到内环,并通过内环流到隔板下半的叶片内腔进而流到外环,汇集至外环底部的疏水孔;隔板下半部分捕获的液滴通过叶片内腔流到外环,汇集至外环底部的疏水孔,通过疏水装置导走。
由于叶片内腔通过外环内腔及外环上的疏水孔与隔板后相连,由于隔板前后存在压差,这样的结构使叶片内腔(可视为等同于隔板后)与静叶流道间存在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将水滴抽吸到叶片内腔并导走。整个除湿槽的蒸汽速度沿叶高增高,携带水滴能力更强;未被抽走的水滴可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叶片下半部空腔汇集到隔板内环空腔,大大提高了除湿效率,能够很好的保护动叶片免受二次水滴的水蚀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轮机用除湿级空心隔板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外环,2为叶片,3为内环,21为除湿槽,23为叶片堵板,24为叶片主体;
图2为外环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外环主体,12为堵板,13为疏水孔,14为工艺孔;
图3为内环结构示意图,其中31为内环主体,32为堵板;
图4为叶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