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两档变焦面阵扫描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1845.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9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学专;周潘伟;王世勇;于洋;李范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5/167 | 分类号: | G02B15/167;G02B26/10;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变焦 扫描 光学系统 | ||
1.一种红外两档变焦面阵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前固定组(100)、变焦组(200)、后固定组(300)、振镜(400)、二次会聚组(500)、转折反射镜(600)、三次成像组(700)、窗口(800)、孔径光阑(900)、像面(10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固定组(100)由前固定第一透镜(101)、前固定第二透镜(102)组成,前固定第一透镜(101)为弯向像方的正光焦度的弯月型硅透镜;前固定第二透镜(102)均为弯向像方的负光焦度的弯月型非球面锗透镜,其前表面是非球面;
所述的变焦组(200)由变焦第一透镜(201)、变焦第二透镜(202)组成;变焦第一透镜(201)为弯向物方的负光焦度的弯月型氟化钡透镜、变焦第二透镜(202)为弯向物方的正光焦度的弯月型非球面锗透镜;
所述的后固定组(300)为正光焦度非球面衍射AMTIR1透镜,其前表面是非球面衍射面;
所述的二次会聚组(500)为正光焦度非球面硅透镜,其前表面是非球面;
所述的三次成像组(700)由三次成像第一透镜(701)、三次成像第二透镜(702)、三次成像第三透镜(703)组成;三次成像第一透镜(701)为弯向像方的正光焦度的弯月型硅透镜;三次成像第二透镜(702)为弯向像方的负光焦度的弯月型氟化钙透镜;三次成像第三透镜(703)为弯向像方的正光焦度的弯月型非球面锗透镜,其后表面是非球面;
来自物方的成像光束依次经过前固定组(100)、变焦组(200)、后固定组(300)后,变为平行光束,经过振镜(400)转折后,在经过二次会聚组(500)、转折反射镜(600)、三次成像组(700、)窗口(800)、孔径光阑(900)后,在像面上成像;
所述的变焦组(200)在前固定组(100)与后固定组(300)之间沿光轴移动,靠近前固定组(100)位置时,光学系统的焦距为短焦;靠近后固定组(300)时,系统焦距为长焦,通过变焦组(200)两个位置的移动,实现光学系统的两档焦距;
所述的变焦组(200)沿光轴方向移动微调,实现不同物距的调焦功能,使光学系统清晰成像范围覆盖10米~无穷远;
所述的变焦组(200)沿光轴方向移动微调,补偿光学系统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焦面漂移,使光学系统处于-30℃~+60℃范围内不同工作温度时,像质良好,焦面位置不变;
系统的短焦焦距为f1,长焦焦距为f2,系统的变倍比为:Γ=f2/f1;系统的变倍比范围为1≤Γ≤3;红外的系统的F数范围在:2.0≤F/#≤5.5;
所述的后固定组(300)为正透镜,由前固定组(100)、变焦组(200)、后固定组(300)组成望远系统,来自无穷远的光线,经过前面三组之后,以平行光出射,其出瞳位于振镜(400)位置;光学系统入瞳位置位于前固定第一透镜(101)的前表面;
所述的孔径光阑(900)与系统匹配的红外探测器中冷光阑的位置重合,口径相同;
所述的转折反射镜(600)与光路夹角为45°,将光路转折90°;
所述的振镜(400)位于平行光路中;具有两种工作状态:锁紧状态与往返扫描状态;振镜(400)处于锁紧状态时,与望远镜光轴程45°放置,将光路转折90°;光学系统应用于凝视跟踪模式,进行两倍变焦,振镜(400)处于往返扫描状态时,光学系统应用于周扫搜索模式,通过振镜往返扫描来补偿平台扫描转动带来的曝光时间内的物面的移动,保持图像清晰;光学系统在两档焦距的状态下,均可应用于周扫搜索模式;α1为系统处于短焦状态时,振镜(400)的有效回摆扫描半角,α2为系统处于长焦状态时振镜(400)有效回摆扫描半角,α1、α2满足以下公式:
上式中,τ为探测器积分时间,V1为短焦平台周扫速度、β1为短焦状态下由前固定组(100)、变焦组(200)、后固定组(300)组成望远系统的放大倍率;V2为长焦平台周扫速度、β2为长焦状态下由前固定组(100)、变焦组(200)、后固定组(300)组成望远系统的放大倍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18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镜片组
- 下一篇:六百万高分辨率变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