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氢气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2472.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魁;邬建新;张芙蓉;贾智宇;李慧;于海华;张媛媛;赵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2F1/02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52001 | 代理人: | 符津铭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容器 氢气 低温环境 无水 预设 | ||
一种防氢气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铜,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测铜放置在待测容器中,其中,所述待测容器放置在预设低温环境中;所述待测铜所处的待测容器为干燥无水的容器;述待测容器为无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纯铜防“氢气病”的方法,特别是导线压接端子防“氢气病”的技术研究。
背景技术
压接端子是一种连接导线和压线筒的连接零件,使导线和压线筒之间实现电流传导,被广泛应用于电器元件的连接。压接端子的材料一般采用无氧铜。无氧铜是指高纯度、含氧量和其它杂质都极少的铜,但实际上无氧铜均含有微量的氧。制造的压接端子弯曲性能不佳,在装配后时常出现接线柄与压接筒弯折处断裂或有不同程度裂纹(得了“氢气病”)。
申请内容
为了解决制造的压接端子弯曲性能不佳,在装配后时常出现接线柄与压接筒弯折处断裂或有不同程度裂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防压接端子“氢气病”技术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氢气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铜,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测铜放置在待测容器中,其中,所述待测容器放置在预设低温环境中;所述待测铜所处的待测容器为干燥无水的容器;述待测容器为无锈装置。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后续处理。
可选的,所述待测铜为纯铜。
可选的,所述待测容器为无氢的环境。
可选的,所述预设低温环境为炉温为620℃的热处理炉。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后续处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弯折试验。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弯折试验,具体包括:
利用待测铜来制造连接导线和压线筒的连接零件;
对所述连接零件进行弯折试验。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弯折试验,具体包括:
对所述待测铜进行弯折,并进行退火处理;
统计所述待测铜的弯折次数;
在所述弯折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判定所述方法可以防氢气病。
综上所述,在导线端子的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偶然发生端子“氢气病”,而严格控制飞机压接端子热处理前零件和工装容器的清洁和干燥,工装容器不能有铁锈,热处理温度宜采用偏下限温度,可预防端子“氢气病”发生。
具体实施例
实际应用中,即使是无氧铜一般也含有微量的氧,一般以Cu2O存在,含有 Cu2O的纯铜在H2、CH4、CO等还原气氛中加热时,这些气体容易扩散至材料内部与Cu2O发生反应,生成水蒸气或CO2,引起材料内部出现空洞及表层沿晶界的开裂,即“氢气病”。
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引发“氢气病”影响因素。
在容器内人为加入一些铁锈和少量的水,将装有端子、铁锈和少量水的容器放入炉温为620℃热处理炉内,保温45分钟后倒入水中冷却。取热处理后的压接端子进行了弯折试验,与正常热处理压接端子进行了对比弯折试验。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