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2909.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胡芳馨;郭春显;杨鸿斌;饶强海;陈逸飞;李长明;胡光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仿生 氧化 石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FeCl3·6H2O和PEI溶于K3Fe(CN)6中,搅拌均匀,加热回流2~5h,所得混合物经离心、洗涤,得到PEI@PB纳米立方体;
S2、将MnSO4和DNA溶于水中,加热至50~80℃,再加入K3PO4和水,在50~80℃下搅拌1~2h,经离心后得到DNA@Mn3(PO4)2;
S3、将涂敷有GO的基板置于所述PEI@PB的溶液中,震荡2~3h,在EDC和NHS的催化下,得到PEI@PB/GO;
S4、在所述PEI@PB/GO上涂PDMS,于60~90℃下加热,将PDMS/PEI@PB/GO从基板上剥离;再将所述DNA@Mn3(PO4)2附着于GO裸露的另一面,即得到所述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热回流的时间为3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加热的温度为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还包括对得到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于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处理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6.一种用于检测H2O2和O2·-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惰性电极基底以及位于所述惰性电极基底上的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H2O2和O2·-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电极基底为玻碳电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H2O2和O2·-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经下述步骤制备而成:以惰性电极作为基底电极,将其抛光打磨、清洁,在电极上滴加所述双功能仿生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溶液,干燥后即得。
9.使用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检测H2O2和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传感器的PBS底液中滴加待检测溶液,检测其电化学信号,进而评价传感器对H2O2和O2·-的选择性响应性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H2O2和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溶液的pH值为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9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农药残留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