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喷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2977.7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线圈 出气口 阀芯 驱动装置 喷气阀 衔铁 燃气发动机 体内 阀体 进气 预燃 发动机技术领域 点火稳定性 驱动阀芯 室内燃气 通电时刻 一端设置 进气量 可滑动 开闭 可调 可控 气缸 失火 燃气 通电 室内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喷气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阀芯,阀芯可滑动设置于阀体内;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位于阀体内,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阀芯关闭出气口;第一电磁线圈,第一电磁线圈安装在阀体内;第一衔铁,第一衔铁安装在阀芯上,第一衔铁用于在第一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带动阀芯打开出气口。本发明的上述电磁喷气阀,通过第一电磁线圈的通电时刻和通电时间,能够精确控制出气口的开闭,实现了预燃室内燃气进气时刻和进气时间的精确控制,使进气量可控和可调,使预燃室内的燃气不会过浓或过稀,避免了燃气发动机气缸失火,保证了燃气发动机的点火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喷气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燃气发动机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当燃气发动机的缸径为200mm以上时,由于缸径过大,直接用火花塞点燃燃烧室的效果差,后燃严重,因此一般需要采用预燃烧技术。
预燃烧技术是先将预燃室点燃后,再引燃主燃烧室的燃烧技术。燃气发动机的燃气一般直接与预燃室的燃气通过单向阀连通,通过燃气发动机预燃室内压力变化使单向阀动作,从而使燃气通道的燃气进入预燃室。由于燃气通道一般直接与没有流量控制的供气管道连通,燃气供给的准确性取决于燃气供气压力和预燃室内混合气压力差与单向阀弹力、重量、运动阻力的比值,再加上预燃室内混合气压力一直是变化的,因此预燃室燃气的进气量一直都是随机的,无法实现定时、定量控制,易导致预燃室内燃气过浓或过稀。
预燃室内的燃气过浓或过稀易导致预燃室失火或燃烧差,影响预燃室的点火稳定性,易造成发动机气缸失火、不稳定,降低燃气发动机的性能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喷气阀,可精确控制燃气发动机预燃室燃气的进气时刻、进气时间和进气量,使进气量可调,确保燃气发动机的点火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喷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
阀芯,所述阀芯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阀体内;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阀芯关闭出气口;
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安装在所述阀体内;
第一衔铁,所述第一衔铁安装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一衔铁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阀芯打开所述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小径段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阀芯穿设于所述阶梯孔内,所述驱动装置置于所述阶梯孔大径段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阶梯孔的台阶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一内孔和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内孔连通,所述第一内孔与所述阶梯孔大径段连通,所述阀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阀体内设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第一内孔连通,所述阀芯穿设于所述第二内孔内,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阀芯滑动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孔内设有密封衬套,所述阀芯密封且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密封衬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衔铁设置于所述阀芯的一端,所述第一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衔铁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阀芯用于关闭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有气门,所述气门与所述出气口通过锥面结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一条环形进气槽,所述环形进气槽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2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火箭发动机慢速烤燃试验系统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