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3255.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美丽;贾凯;王志河;肖亚南;寇景玲;赵焕新;张慧英;莫琳聪;陈秋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G01B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空心 工件 同轴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内孔定位配合的定位轴,所述底座上还装配有与所述定位轴的轴线平行的检测件,检测件具有在检测时与底座相对固定的检测面,检测面在检测时与定位轴的轴线的最短距离等于标准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外周面的半径。转动安装在定位轴上的回转体空心工件,通过检测面是否与外周面发生干涉,来判断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同轴度是否合格,不需要观察百分表的数值,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判断出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同轴度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因法兰面螺母具有法兰面,在装配时不需要额外设置垫片,且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当前法兰面螺母广泛使用在航天航空和高铁领域。法兰面螺母的法兰面外周面与螺纹有很高的同轴度要求,保证螺纹与法兰盘外周面的同轴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在螺母光孔加工完成后对法兰面螺母的同轴度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光孔与法兰外周面的同轴度来判断法兰面螺母胚体是否合格,并及时将不合格的法兰面螺母胚体挑出。由于法兰面螺母的数量多,当前无法对所有的法兰面螺母胚体进行检测,只能采取抽检的方式,且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劳动量特别大、易出错,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质量控制。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1089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链轮同心度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能够检测链轮的中心孔与外周面的同轴度,将链轮的中心孔放在底座上的转轴上,该转轴为对链轮的中心孔进行定位的定位轴,转动链轮使链轮绕中心孔的轴线转动,通过链轮外部的百分表的数值来判断链轮的同心度是否合格。上述装置虽然能够用于检测法兰面螺母的同轴度,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百分表的数值,不能够直接的判断出法兰面螺母的同轴度是否合格,检测效率低,不能够适用于大批量的法兰面螺母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法兰面螺母同心度是否合格时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验法兰面螺母同心度是否合格的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与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内孔定位配合的定位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装配有检测件,检测件具有在检测时与底座相对固定且与所述定位轴的轴线平行的的检测面,检测面在检测时与定位轴的轴线的最短距离等于标准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外周面的半径。
本发明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将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内孔通过定位轴定位在底座上,在转动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时,内孔始终绕内孔的轴线转动,此时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外周面也绕内孔的轴线转动,当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合格时,外周面距内孔的轴线的距离为外周面的半径,此时外周面不会与检测面发生干涉,当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同轴度不合格时,外周面绕内孔的轴线偏心转动,外周面距内孔的轴线最远距离大于外周面的半径,外周面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检测面发生干涉;根据检测面是否与外周面发生干涉,来判断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同轴度是否合格,不需要观察百分表的数值,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判断出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同轴度是否合格,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以定位轴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至少两个。
有益效果:设置两个以上的检测件,能够减小待检测的回转体空心工件的转动角度,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活动装配在底座上,以使检测面与定位轴的轴线的最短距离可调。
有益效果:检测件能够在底座上活动,在检测时能够针对不同尺寸的回转体空心工件调整检测面和定位轴的轴线的最短距离,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回转体空心工件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通过丝杠驱动,以使检测件相对底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