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膜形成的痤疮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3258.7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S·M·莫代克;C·C·德西尔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受托人 |
主分类号: | A61K33/30 | 分类号: | A61K33/30;A61K31/60;A61K31/315;A61K31/19;A61K31/194;A61K36/896;A61K36/886;A61K36/899;A61K47/38;A61K47/20;A61K47/10;A61K47/12;A61P17/1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琳娟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痤疮 皮肤病 治疗 植物膜 可用 刺激 | ||
本技术涉及可用于治疗痤疮相关皮肤病的植物膜形成组合物,以及用于治疗这种病症的方法。本发明组合物的优点在于它们可以快速治疗痤疮相关的皮肤病,并且具有最小的刺激和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治疗痤疮相关皮肤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痤疮,也称为寻常痤疮,一种皮肤慢性炎性疾病,出现在80%的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它是一种皮肤病,其特征在于,面部、胸部和背部的原发病变,其在皮肤毛孔被油、死皮细胞和细菌堵塞时形成。当皮脂腺过度产生皮脂时,会经常发生痤疮。堵塞的毛孔也会积聚污垢、碎屑和细菌。当阻塞物或堵塞物(粉刺)破裂时,内部的物质会扩散到周围的皮肤。由此产生的皮脂富集的皮肤病易于痤疮丙酸杆菌的厌氧生长,痤疮丙酸杆菌是导致痤疮的主要微生物。此外,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存在于痤疮病变中。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导致炎性病变和严重的痤疮。
目前用于减少皮脂产生、疏通毛孔或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苛性剂,苛性剂可以进一步导致皮肤刺激或可以导致干燥和片状的皮肤。痤疮也会导致受影响的患者的显著心理发病率。
已经引入了一些治疗来减少由痤疮引起的美学问题和心理问题。目前可用于治疗痤疮的产品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已发现局部应用治疗剂比激素治疗和激光治疗更可行。目前用于局部治疗的活性剂是视黄酸及其衍生物、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以及抗生素。尽管已经注意到水杨酸是所有其它局部药剂中最没有害的药剂,但是继续使用这些药剂会引起不良反应,例如,皮肤刺激、发红和细菌耐药性。此外,某些配方可能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最多6周,以改善皮肤。在局部痤疮治疗中,草药和天然衍生化合物受到关注,因为其似乎比合成药物具有更少的副作用。然而,这些药剂的疗效往往较慢,因此为了实现疗效需要使用高的浓度;而高浓度的药剂可能是有毒。
先前,我们已经基于我们的专利技术(美国专利号7,563,461和7,879,365)开发了含有水杨酸的抗痤疮配方,以治疗痤疮相关的皮肤病。这4步治疗包括每天两次使用清洁剂、爽肤水、乳液和淡斑膏。在4-6周的常规使用期间,这种治疗方法显示出对痤疮皮肤有显著的改善。
然而,研究表明,与目前可获得的大多数竞争性抗痤疮局部用产品一样,4步治疗是耗时的,因此患者可能会不遵守该程序。
因此,一直需要新的和创新的疗法,其快速起作用、来自天然来源、易于使用并且引起最小的刺激。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治疗痤疮相关皮肤病的组合物,包括:
(a)0.1-1%w/w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氧基醚(疏水改性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SE聚合物);
(b)0.1-1%w/w可溶性锌盐,其中,可溶性锌盐是葡萄糖酸锌、乳酸锌、乙酸锌、柠檬酸锌或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c)乳化剂,其中,乳化剂包括:(1)0.1-5%w/w下述项中的一种以上:山崳基三甲基硫酸甲酯铵(behentrimonium methosulfate)、十六醇、十八烷醇、丁二醇或十六醇以及丁二醇共混物(称为BTMSCB)或上述项的任意组合;和(2)0.1-5%w/w非离子自乳化蜡(例如PolawaxTM);以及
(d)0.5-2%w/w水杨酸,或0.5-10%w/w过氧化苯甲酰,或上述项的组合。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文的组合物还包括例如0.1-1%的壳聚糖;以及例如0.1-3%的纤维素聚合物,例如,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季铵盐10或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文的组合物还包括例如含量为0.1-20%或0.1-2%的金盏花油或提取物,或例如含量为0.1-5%、0.1-50%的芦荟凝胶或提取物,或者上述项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受托人,未经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受托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