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多功能包深度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3652.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唐开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识别 会话 网络数据包 多功能包 应用识别 语义 规则语法 深度应用 应用协议 初始化 状态机 匹配 扫描 检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包深度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文件中加载包深度识别规则;步骤2)规则语法扫描;步骤3)初始化;步骤4)接收网络数据包、解网络数据包;步骤5)会话重组;步骤6)匹配包深度应用策略。该方案可以提供跨包识别能力,对于需要多个包方可识别的应用协议采用状态机的方式进行区分;提供基于会话包序列的检查能力,丰富应用识别语义并且可以提高包识别效率;提供在会话层面应用识别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包深度识别方法,属于深度包检测或深度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络安全检测是对数据包的结构化头部进行分析,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许多病毒、恶意代码、入侵指令、垃圾邮件等信息都隐藏在数据包的内容之中。因此,当前在进行安全检测时,除了要对数据包头部进行检查之外,也要对数据包的内容进行检测。
深度包检测(DPI,Deep Packet Inspect)技术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当IP数据包、TCP或UDP数据流通过基于DPI技术的带宽管理系统时,该系统通过深入读取IP包载荷的内容来对OSI七层协议中的应用层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得到整个应用程序的内容,然后按照系统定义的管理策略对流量进行整形操作。深度包检测法就是基于这种原理,通过检测各种应用协议使用的固定特征字来进行各种网络安全检测。DPI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应用层面提供对于网络数据的深度识别,即不仅依赖于网络层、传输层而单独识别应用层数据;
2.在应用层面协议识别的基础上,对下一代防火墙的策略制定、过滤等提供支持;
3.在应用层面协议识别的基础上,对特殊的应用进行流量的控制,如针对某些P2P应用进行限流;
4.在应用层面协议识别的基础上,对网络流量提供更深层次的审计和监控;
5.在应用层面协议识别的基础上,对可能承载的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蠕虫等)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测,以及对异常协议事先进行预警,从而尽早从源头控制网络风险的发生。
然而,传统的包深度识别一般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过度依赖于正则匹配(特别是基于非确定状态自动机),从而导致识别性能无法满足网络带宽的增长,在10G或以上网络环境中表现非常差;
2)包深度识别不是基于规则的,如nDPI(源自nTOP),扩展性很差;
3)基于跨包识别的能力较差或没有:多数应用可能仅通过一个数据包是无法识别的,必须分析多个包后方可精准识别;
4)多数包深度识别文法没有提供包序列支持的语义:某些应用(特别是基于TCP协议的)可能需要特别地对某个顺序的包进行处理;
5)不能在会话层面识别应用:一般包深度识别不会对会话进行重组,然后再在会话层面上对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识别(如迅雷就需要在会话层面上进行识别)。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包深度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跨包识别能力,提供基于会话包序列的检查能力,提供在会话层面的应用识别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的多功能包深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文件中加载包深度识别规则;
步骤2)规则语法扫描;
步骤3)初始化;
步骤4)接收网络数据包、解网络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