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3715.2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邢庆岭;杨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2/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电芯 铆钉孔 注液孔 柱状电池 电池 铆钉 电解液 密封件 壳体 绝缘层 电芯封装 圆柱电池 负极耳 可卷绕 封堵 空腔 铆接 焊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包括有壳体、电芯、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电芯封装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盖板开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处铆接有铆钉,所述铆钉孔与所述铆钉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盖板开有注液孔,电解液经所述注液孔注入电池内,所述注液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电解液封堵在电池内。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直接将电芯的负极耳焊接于盖板,电芯中孔的直径可做到极小,电芯的中心可卷绕得更密,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大。相较于现有的圆柱电池,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容量的同时做得更细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
背景技术
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是市场上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池,其输出电压稳定、使用安全(不会因过充电、过放电及短路等操作不当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电动玩具等电子产品。现有的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电芯中间设有一中孔,焊条需穿过该中孔,将电芯的负极耳焊接于电池壳体的底部,焊接的难度较大;另外,由于受到焊条自身操作长度的影响,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的高度方向受到极大的限制,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无法根据产品的结构在高度方向进行延长设计。同时,现有的直径为φ4的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为了方便焊条将电芯的负极耳焊接于电池壳体的底部,电芯的中孔直径为2.5mm,电芯中孔对于电池的直径占比为5/8,即 电芯中孔在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中占据的体积超过了一半,仅剩不到一半的体积用于电池的功能,电池中有超过一半的空间是浪费的。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亦微型化趋势,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也会随着该趋势而做得越来越细,电池的直径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日趋多样,对电池的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现有的金属壳圆柱锂离子电池技术中,要想提升电池的容量,只能通过将电池做得更粗更大。如何在圆柱锂离子电池做得更细的同时,提升电池的容量,已经成为一个制约电子产品微型化发展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包括有壳体、电芯、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电芯封装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盖板开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处铆接有铆钉,所述铆钉孔与所述铆钉之间设有绝缘层,
所述盖板开有注液孔,电解液经所述注液孔注入电池内,所述注液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电解液封堵在电池内;
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之间设有隔膜,所述正极带、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带螺旋卷绕成所述电芯,所述正极耳的一端与所述正极带连接,所述正极耳的另一端与所述铆钉连接,所述负极耳的一端与所述负极带连接,所述负极耳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电芯的卷绕中心处有一中孔。
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包括有壳体、电芯、盖板、底板,所述壳体开有上壳口和下壳口,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上壳口,所述底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下壳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将所述电芯封装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所述盖板开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处铆接有铆钉,所述铆钉孔与所述铆钉之间设有绝缘层,
所述底板开有注液孔,电解液经所述注液孔注入电池内,所述注液孔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将电解液封堵在电池内;
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带、负极带,所述正极带与所述负极带之间设有隔膜,所述正极带、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带螺旋卷绕成所述电芯,所述正极耳的一端与所述正极带连接,所述正极耳的另一端与所述铆钉连接,所述负极耳的一端与所述负极带连接,所述负极耳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电芯的卷绕中心处有一中孔。
一种新型的柱状电池,包括有壳体、电芯、盖板、底板,所述壳体开有上壳口和下壳口,所述盖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上壳口,所述底板封盖于所述壳体的下壳口,所述盖板将所述电芯封装于所述壳体的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金能电池(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3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