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4141.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董至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至善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姜术丹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体 穿戴用品 一次性 通孔 足部 穿戴 干燥效果 平行设置 柔性材料 微隙 隔离 贯穿 制造 | ||
一种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包括穿戴体,所述穿戴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穿戴通孔,若干个所述穿戴通孔贯穿所述穿戴体且所述穿戴通孔沿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并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穿戴体由多孔或微隙柔性材料制成,从而使得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具有隔离、干燥效果好、使用方便、穿着舒适、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卫生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
背景技术
足部皮肤表面多数时间存留灰尘、汗液及代谢产物。在几近密闭空间的鞋中,湿度、温度较高,宜于细菌、真菌繁殖生长。处置不当极易导致足部、鞋、袜产生令人不悦气味,甚至造成真菌感染、罹患脚癣、脚气。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真菌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部分真菌可对人类致病,总称为病原性真菌。病原性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深部真菌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约占全部皮肤病比例的80%左右,比较顽固,常易复发,不易彻底治愈。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现有的分趾袜可以吸收趾间汗液、保持趾间干燥,减缓细菌、真菌繁殖速度,有效的防止脚臭、脚气。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洗涤、穿戴的诸多不便,特别是在脚趾潮湿、出汗的情况下难以穿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防止脚趾间及脚趾与脚掌连接部位汗液存留过多形成易于细菌、真菌繁殖生长的温热潮湿环境;有效隔离感染部位,避免传染扩大。结合对应药物或制成对症药具,可以便于患者自我管理用药,增强脚气治疗效果。还有效解决了现有发明、设计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得以解决:
一次性足部穿戴用品,包括穿戴体,所述穿戴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穿戴通孔,若干个所述穿戴通孔贯穿所述穿戴体且所述穿戴通孔沿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并处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足部穿戴用品便于穿戴,且有效隔离感染部位,避免传染扩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通孔的内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切口,所述切口远离穿戴通孔的中心在径向方向上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穿戴用品套入脚趾头且套入后起到固定作用,此外,还可以使足部穿戴用品更佳适配的套入使用者的脚趾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体上开设至少两个穿戴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使足部穿戴用品更佳适配的穿戴在使用者的脚趾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体由吸潮、排汗、透气的纤维制品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吸潮、排汗、透气的纤维制品制成的分趾套可以快速吸汗,保证脚趾间的干燥,使的穿戴者穿戴更加舒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体由单层或至少两层纤维制品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层纤维制品构成的穿戴体相连层之间作为放置治疗药物载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体的相邻两层之间封装有治疗药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戴体的相连两层之间可以放置症状对应的药物,使得患者可以对症放置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至善,未经董至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