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4310.0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亮;孙丽崴;韩昌佩;王飞;钱婧;刘贵;王凤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器 螺钉 感应同步器 主定子 备份 转子 感应线圈 角度反馈信号 工作可靠性 互为备份 相对独立 两组 轴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其包括轴、轴承、支座、备份支座、同步器主定子、同步器转子、同步器备定子和螺钉。其中同步器主定子与支座通过螺钉相连,同步器转子位于同步器主定子和同步器备定子中间,与轴通过螺钉相连,备份支座与支座通过螺钉相连,同步器备定子与备份支座通过螺钉相连。本发明有两组相对独立、互为备份的感应线圈,当一组感应线圈工作失效时,另外一组线圈仍可正常提供角度反馈信号,大大提高了感应同步器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
背景技术
感应同步器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上有相互感应的线圈,转子随设备转动时,可在定子上产生感应信号,从而为转动部件提供高精度的角度反馈,能有效保证其旋转精度。感应同步器有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设备中。但由于其线圈复杂、电路精细、精度敏感,工作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力学和温度环境,存在功能失效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高可靠性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其包括轴1、轴承2、支座3、备份支座4、同步器主定子5、同步器转子6、同步器备定子7和螺钉8。其中,轴1与支座3通过轴承2相连,同步器主定子5与支座3通过螺钉8相连,同步器转子6位于同步器主定子5和同步器备定子7中间,与轴1通过螺钉8相连,备份支座4与支座3通过螺钉8相连,同步器备定子7与备份支座4通过螺钉8相连。
所述的轴1为圆柱结构,可绕轴承2旋转,外侧有与同步器转子6内孔配合的圆柱面,端面为与同步器转子6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的支座3为盘状结构,端面有与同步器主定子5连接的螺纹孔,以及与备份支座4连接的通孔;
所述的备份支座4为圆环结构,两侧端面有分别与支座3、同步器备定子7连接的螺纹孔;
所述的同步器主定子5和同步器备定子7为圆盘结构,面向同步器转子6的一侧有感应线圈,外侧有通孔,分别用于与支座3和备份支座4连接;
所述的同步器转子6为圆盘结构,两侧分别有主、备感应线圈,内侧有通孔,用于与轴1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有两组相对独立、互为备份的感应线圈,当一组感应线圈工作失效时,另外一组线圈仍可正常提供角度反馈信号,大大提高了感应同步器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可靠性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组成示意图:
1-轴,2-轴承,3-支座,4-备份支座,5-同步器主定子,6-同步器转子,7-同步器备定子,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轴1为圆柱结构,可绕轴承2旋转,外侧有与同步器转子6内孔配合的圆柱面,端面为与同步器转子6连接的螺纹孔;
支座3为盘状结构,端面有与同步器主定子5连接的螺纹孔,以及与备份支座4连接的通孔;
备份支座4为圆环结构,两侧端面有分别与支座3、同步器备定子7连接的螺纹孔;
同步器主定子5和同步器备定子7为圆盘结构,面向同步器转子6的一侧有感应线圈,外侧有通孔,分别用于与支座3和备份支座4连接;
同步器转子6为圆盘结构,两侧分别有主、备感应线圈,内侧有通孔,用于与轴1连接。
轴1与支座3通过轴承2相连,同步器主定子5与支座3通过螺钉8相连,同步器转子6位于同步器主定子5和同步器备定子7中间,与轴1通过螺钉8相连,备份支座4与支座3通过螺钉8相连,同步器备定子7与备份支座4通过螺钉8相连。装配完成后的此种夹心感应同步器结构,有两组相对独立、互为备份的感应线圈,当一组感应线圈工作失效时,另外一组线圈仍可正常提供角度反馈信号,大大提高了感应同步器工作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