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4530.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创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7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25321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滑槽 圆弧滑块 柔性显示屏 铰链结构 枢接中心 折叠结构 柔性屏 适配 圆弧滑动导向 滑动导向 圆弧中心 地连接 上表面 枢接轴 轴体 美观 铺设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之间圆弧滑动导向适配;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在横截面上的圆弧中心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远离枢接中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折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用的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膜(柔性显示元件)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将柔性显示屏膜采用折叠结构的研究。其中,柔性显示屏膜可横过折叠结构而布置于两个主体上,由此可以提供大画面。例如,部分笔记本电脑为增加显示器幅面,将柔性显示屏膜从原来的显示器主体上过渡延伸到主机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增加了显示画面长度;或部分大屏幕平板电脑有时在靠中间一半屏折叠一定角度呈近竖立状态,以更能像笔记本那样更便利使用,即笔记本与大平板电脑可兼顾。
然而,目前的折叠结构过于复杂,显示元件的弯折曲率无法满足设定要求,特别是无法满足小圆角弯折,或在反复弯折过程中,弯折曲率难以保持设定参数值;或者,用于折叠的铰链结构或者枢轴结构向上凸起在上面的柔性显示屏膜以上,外观不美观的同时,无法实现柔性显示屏膜的最大化。其中,特别是铰链结构的实体枢接轴在边框处凸出显示屏表面外侧很高,导致外观难看,也有碍操作,屏不能最大化,被局限在高出的铰链边框内,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铰链结构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之间圆弧滑动导向适配;所述圆弧滑块与所述圆弧滑槽在横截面(垂直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枢接轴线的截面)上的圆弧中心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外侧。
其中,柔性显示屏膜的所述外侧是指背离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一侧。
现有技术里,两个本体间在其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轴体边框凸出显示屏膜外侧很多,导致外观难看,有碍操作,同时无法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显示屏被局限在粗大的铰链边框内,体验不好;以及,无法实现显示屏膜折叠处形成小于5毫米的圆角。
本发明通过设置相互圆弧滑动导向适配的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而不需要在枢接中心设置实体的轴体,而圆弧滑槽和圆弧滑块远离枢接中心,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粗大、刚度小、影响美观等问题。可实现显示屏尺寸的最大化。以及可以避免因在枢接中心设置轴体而抵触柔性显示屏膜的问题,显示屏膜设计更加自由,也避免了由于折叠时轴体抵触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膜的损坏。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圆弧滑槽和所述圆弧滑块的外形轮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展开后(即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该铰链结构在厚度方向上不凸出所述上表面(设置在上表面的下方)。
即所述圆弧滑槽和所述圆弧滑块最大(或最外侧)的圆弧轮廓的弧高小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圆弧方向(周向)上,所述圆弧滑槽的一端或两端开口设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时,所述圆弧滑块的一部分可经所述开口滑出所述圆弧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4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