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机插离层式育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15286.2 | 申请日: | 201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壹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9/28;A01G9/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机插离层式 育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机插秧离层式育秧方法,所述的离层式育秧方法包括秧田准备—建立离层式秧床—播种—秧田管理和取秧机插步骤。其中所述的离层式秧床由下而上为秧厢层(1)、保护层(2)、秧盘层(3)、盘根层(4)、苗土层(5),由此实现:1:秧盘层(3)与秧厢(1)、苗土层(5)隔开,实现盘不沾土、保持秧盘干净清洁,减少秧盘回收清洁工作;2:种子发芽成苗根系均为盘结于盘根层(4)上,且不能通过秧盘孔隙、保护层缝隙扎入秧厢泥土,进而实现取秧不费力、秧盘不破损、秧苗盘根均匀、增强盘根运秧不散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机插离层式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土地确权、流转集中加速且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必将走向机械化和集约化。水稻作为主粮作物,在直播或机插移栽、植保飞防、机械收割、烘干均实现机械作业,大大减轻人工操作环节,提高作业效率。
在水稻机插方面,尤其是机插育秧环节,尽管出现了育秧新技术解决用种量、秧苗素质等机插难题,育秧机械解决了人工摆盘覆土的问题、育秧苗盘(一体式育秧盘:ZL201720934899.3)解决了单盘摆收盘费工费时的问题,但育秧后,起秧费力、秧盘破损率高、回收清洗繁琐、运秧散秧依然是水稻机插秧的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水稻机插离层式育秧方法,通过建立离层式秧床,以编织袋布做保护层(2)隔开秧盘与秧厢层(1)土,以无纺布做盘根层(4)隔开苗土层,实现盘不沾土,秧苗根系均匀铺在无纺布盘根层上、且不能通过秧盘孔隙、保护层缝隙扎入秧厢泥土,进而实现取秧不费力、秧盘不破损、秧苗盘根均匀、增强盘根运秧不散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水稻机插离层式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秧厢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透水性好、土质肥沃的田块作秧地,施足基肥,高标准整好秧地。
播种前半个月将秧田整耕1次,干耕干整,耙平耙烂,播种前3-4天整耕耙平,每亩撒施45%复合肥20-30公斤。
秧厢要顺风起垄与风向平行。按厢宽140-150cm、沟宽 40-60cm开沟做。厢,厢沟,围沟、沟沟相通。
2、建立离层式秧床
选用宽幅140-160cm、克重50-70g/m2的编织袋布,纵向顺铺于准备好的秧厢(1)上做保护层(2),育苗盘顺次摆放在编织袋布上位秧盘层(3),用克重9-15g/m2的无纺布平垫在秧盘内做盘根层(4),后将泥浆或旱土或育秧基质填入秧盘内即为苗土层(5)
3、播种
用浸种24h的水稻种子,将种子均匀播于秧盘内,基质或细土做苗土在种子上覆盖一层0.5cm的盖籽土。
4、秧田管理
用25-30g/m2无纺布或编织袋布覆盖在秧盘上,可保湿3 天,种子全部发芽后揭去;后面采用常规秧田管理方式管理秧田。
5、取秧机插
插秧前3-5天控水炼苗,用秧盘内无纺布卷起秧苗形成筒状;运送至大田机插,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6、物料回收
取秧后及时回收秧盘、编织袋布等育秧物料,整理后放入阴凉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离层式育秧秧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壹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壹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5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