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15358.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关淇元;王林;宋海涛;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10 | 分类号: | B01J21/10;B01J23/44;B01J23/42;B01J23/745;B01J23/75;B01J35/10;B01D53/86;B01D53/5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董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烟气 脱硫 中的 应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用于NO催化氧化反应,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含有:0.2%~40%的活性金属氧化物,8%~85%含镁载体材料,5%~50%的粘结剂,5%~40%的粘土;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选自VIB族元素和VIII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镁载体材料含有二氧化硅和镁元素,所述含镁载体材料具有介孔结构;所述含镁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50m2/g以上,平均孔径为3~23nm。本公开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O氧化性能和抗硫中毒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仍以煤炭、原油等一次能源为主要能源,他们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SOX:SO3和SO2)或氮氧化物(NOX)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根源,是雾霾的前驱体。
从反应化学来讲,SOX可以利用酸碱反应来脱除,反应简单,操作窗口宽;受热力学限制,烟气中NOX的组成NO占比通常在95%左右,因此NOX的脱出关键在于NO的脱除,但是由于NO既不具备水溶性,也没有酸碱性,很难脱除。
现有的NO脱除方法主要包括三种:(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含有NO的气体中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其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2)NO直接高温分解,这一过程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3)NO催化氧化法,将NO转化为能被碱性溶液吸收的NO2,进行脱除。其中,SCR方法催化剂成本高,并且存在氨逃逸等二次污染等问题,且存在副产物硫酸铵堵塞烟道的情况;NO高温分解虽然不存在二次污染等情况,但是催化剂活性易被抑制,尤其受烟气中氧含量影响严重等问题;而NO催化氧化能够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借助烟气中的氧气将NO氧化为NO2,然后将NO2脱除。但是,现有的NO催化氧化催化剂存在易被SO2中毒的缺点。
CN 103143345中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氮氧化物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复合催化剂是以氧化锆为催化剂载体,在催化剂载体上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分,稀土金属氧化物为助剂组分。300℃该催化剂氧化NO的转化率为NO。
CN 103263925中公开了一种铈锆基NO氧化常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活性氧化铝粉末为载体,通过先浸渍负载硝酸铈和硝酸锆,焙烧后再浸渍乙酸铜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在低温干燥后制得催化剂,实现对NO从常温氧化。
上述催化剂均存在抗硫中毒性能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NO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剂,解决现有催化剂抗硫中毒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剂,用于NO催化氧化反应,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含有:0.2%~40%的活性金属氧化物,8%~85%的含镁载体材料,5%~50%的粘结剂,5%~40%的粘土;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选自VIII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镁载体材料含有二氧化硅和镁元素,所述含镁载体材料具有介孔结构;所述含镁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为350m2/g以上,平均孔径为3~23nm。
可选地,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的重量含量为0.2%~40%。
可选地,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中含有Pt、Pd、Ru、Rh、Os和Ir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过渡金属元素。
可选地,所述活性金属氧化物还含有选自IB族元素、VIB族元素和VIIB族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其它过渡金属元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5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