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术消渴方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15764.X 申请日: 2019-05-18
公开(公告)号: CN110038110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3
发明(设计)人: 闫镛;张芳;王银姗;李鹏辉;李宵;卢昭;付永祥;顾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 闫镛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3/10;A61P5/50;A61K35/62;A61K35/64
代理公司: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代理人: 陈勇
地址: 475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消渴 文火 茯苓 药液剩余 山楂 黄连 神曲 炒苍术 炒枳实 姜半夏 陈皮 大枣 倒出 干姜 加水 僵蚕 升麻 水蛭 泽泻 甘草 制备 沸腾 冷水浸泡 武火煮沸 中药原料 煮沸 水蛭粉 清热 糖尿病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术消渴方,采用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连,炒苍术,炒枳实,升麻,姜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神曲,山楂,水蛭,僵蚕,干姜,大枣和甘草。制备方法:将黄连、炒苍术、炒枳实、升麻、姜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神曲、山楂、僵蚕、干姜、大枣和甘草混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加水至400ml,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30分钟,至药液剩余150ml,倒出;再次加水至400ml,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30分钟左右,至药液剩余150ml,倒出;两次煎出液混合;将水蛭打粉;服用前将煎出液和水蛭粉混合。该连术消渴方运脾清热,泻浊化瘀,主治2型糖尿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术消渴方。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医家大都认为消渴病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施今墨(李德珍.施今墨治疗糖尿病探析[J].中医杂志,2001,42(05):261-262.)认为“火炎于上,阴亏于下,二者不能相济”可致消渴病的发生,在临证中着重阴虚和气虚。虽然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多饮、多食,但如果不能将饮食生化出的水谷精微及血糖输布于脏腑、滋养于四肢,如果过多,则容易随小便漏出,主张消渴病在临床上以阴虚、气虚证为多见,但阳虚、寒证亦可存在,此病多表现为虚证、热证,选方用药要着重兼顾寒、热、实、虚,分为“三消”,但不束缚于“三消”,并按照三焦及脏腑的主次兼顾,统筹选用药物,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疗效。林兰(郭小舟,倪青.林兰教授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0,42(02):105-106.)指出糖尿病病发初期大多为阴虚热盛,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伤阴耗气”从而致气阴两虚,阴损及阳,病程时间长的患者,阴阳互相损伤,但是阳气相对消耗的更加严重,即肾阳之火衰败。并且在病程发展中常常伴有瘀血阻滞的改变,治疗原则以“清热滋阴”、“益气养阴”和“滋阴温阳”为主,根据病情的发展,还提出杂合以治的理论。针对消渴病的证型,大都分为阴虚燥热型,肺胃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等,而对于湿热互结型研究较少。但结合现代环境、饮食习惯等,消渴病多由于饮食不节或情志失常造成的脾胃运化功能异常,人体气机升降受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不布,郁而化热损伤津液,最终湿热互结所致。湿浊阻滞经脉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湿浊瘀血被认为是消渴病出现变证的始动因素。消渴病主要病机为脾胃受损,升降运化失司,湿热瘀结所致。治疗方面立足于中焦脾胃,立法为运脾清热,泻浊化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运脾清热,泻浊化瘀,主治2型糖尿病的连术消渴方。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奇病篇》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提出了消渴病发生的病机关键:内热、中满,即素食肥甘厚味,传化迟滞,湿浊困阻,脾阳不升,津气失布,导致本病的发生。随后其又提出治疗方法即“治之以兰,以除陈气”,这里的兰指得是兰草,陈是指陈久郁积不化之气。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兰草,味辛平,利水道,辟不祥。”言可用兰除甘肥陈久不化之气,说明消渴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通过使用泽兰、佩兰等药物以实现除湿醒脾、行血祛瘀的功效,从而使中焦脾胃纳运健旺、气机调畅,则瘴热得除。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了连术消渴方,采用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0~40g,炒苍术8~16g,炒枳实7~13g,升麻7~13g,姜半夏7~13g,陈皮8~16g,茯苓10~20g,泽泻20~40g,神曲7~13g,山楂20~40g,水蛭2~4g,僵蚕7~13g,干姜7~13g,大枣7~13g和甘草4~8g。

进一步地,所述连术消渴方,采用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黄连11~24g,炒苍术9~11g,炒枳实8~9g,升麻8~9g,姜半夏8~9g,陈皮9~11g,茯苓11~14g,泽泻21~29g,神曲8~9g,山楂21~29g,水蛭2~3g,僵蚕8~9g,干姜8~9g,大枣8~9g和甘草5~6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镛,未经闫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15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